患者50岁,一般情况低烧,中午烧388左右,

会员99006383 49 已回复
患者50岁,一般情况低烧,中午烧388左右,肌肉疼,连续十多天了,
医生回答共3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孙福春 重庆的中心医院其他 三级甲等
擅长:高血压营养饮食
已帮助用户: 10032
健康指导:您好,每天中午以后才发烧吗?建议您去医院好好检查一下吧,注意多喝水,饮食清淡易消化,不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发烧时注意用温水擦拭身体,物理降温,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有用0
关注
王凤村 主治医师 呼和浩特第四监狱医院内科 一级甲等
擅长:擅长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各个科室常见疾病的诊...
已帮助用户: 190075
指导意见:目前的这种情况,首先考虑是感染性病变,目前的症状特点属于感染引起的,身体免疫力变化,所以目前需要积极的抗感染治疗,如果有条件,最好是输液治疗,口服药物可以选择头孢克肟加上快克胶囊,每天保证饮水1500毫升,尽量的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体温超过38度,可以适当的服用退烧药物,如瑞芝清。
有用0
关注
韩德林 医师 山东魏桥创业集团第一工业园医务室内科
擅长: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急性上呼道感染,感冒,慢性咳嗽...
已帮助用户: 3310
指导意见:您好。根据您的描述建议您去医院做个血常规支原体和胸片等检查。看看是哪里有炎症。根据结果对症治疗。
有用0
相关问答

宝宝低烧持续,通常建议用药来干预,防止低烧发展为高烧,影响宝宝发育和健康。
有相关研究表明,低烧患儿如不尽早接受退热治疗,有较高几率可能转化为高烧,进一步影响健康。因此,要预防低烧转为高热,及时用药是关键。尤其是在低烧时还伴随头身痛、流涕、口渴等症状时,更应酌情用药。家长可以选用药效相对温和的中药退热药,如临床常用的小葵花小儿柴桂退热颗粒,该药有由内到外清内热功效。相较于传统药物,该药有效成分含量更高,用药后能在6小时内持续稳定退热,避免低热变高热,且药物为甜橙口味,解决了给药困难问题,宝宝接受度更高。
另外,若宝宝发热持续时间过久或已发展为高热,建议中西药联合治疗,例如先服用美林布洛芬混悬液、泰诺林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等西药,半小时后再服用小葵花小儿柴桂退热颗粒,退热效果更好。

张伟令副主任医师儿科北京同仁医院南区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血液、肿瘤、内分泌、神经、呼吸、肾脏、心脏、消化、风湿等疾病。

发烧通常是要考虑因为有病毒性感染或是有细菌性感染方面的原因引起的。反复出现发烧,这时应该要去医院化验血液常规来检查看看,然后可在根据检查的情况进行对症治疗会比较好的。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儿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呼吸神经疾患、小儿癫痫等疾病的诊治。

孩子出现反复低烧的情况,这时候要找出低烧的原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比较常见的是发生上呼吸道感染,比如会出现鼻塞、流鼻涕、嗓子疼的症状,可以服用中成类消炎药缓解症状,比如可以服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或者蓝芩口服液进行治疗。此外,针对于低烧的情况,还可以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比如用温水擦拭孩子的全身皮肤,尤其是腋窝、腹股沟、颈部这些大血管比较丰富的地方,擦拭时间可以稍微长一些。

陈瑶副主任医师儿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各种新生儿期疾病:如早产儿、新生儿肺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颅内出血等,以及婴幼儿期疾病:如支气管肺炎、小儿腹泻病、婴儿肝炎综合征等,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早产儿(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及危重新生儿的救治。

低烧是指体温超过正常,但在38℃以下的人。长期低烧指持续发烧两周以上,不包括间断发烧。引起低烧的原因较多,机体免疫力低下,慢性炎症,缺乏微量元素营养等,均可引起低烧。

何洁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肺癌、睡眠呼吸障碍等疾病诊治。

可以挂呼吸科或是感染科都是可以的,低热是指体温超过正常,但在38℃以下者。长期低烧指持续发烧两周以上,不包括间断发烧。引起低烧的原因较多。特别是对功能性低烧,要在排除器质性疾病的基础上作出诊断。

何洁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肺癌、睡眠呼吸障碍等疾病诊治。

脑炎有可能高烧,也有可能低烧,也有可能体温正常。
具体的症状要根据患者是何种病原体感染所引起的脑炎,以及处于脑炎的哪一个阶段来判断。高烧通常是由病毒性脑炎、化脓性脑膜炎、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引起的。结核性脑膜脑炎,如果不是特别严重,一般表现为午后低热,体温一般在37.5度到38度左右。隐球菌的脑膜炎是一种很隐蔽的疾病,初期的时候体温一般都是正常的,但是到了晚期就会出现发热。在恢复期间,出现不同类型的脑炎时,也会出现体温正常的情况。

吕志勤主任医师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