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降糖药物口服药物包括7大类:
1.二甲双胍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第一次降糖药。
2.磺胺类药物促进胰岛素分泌,如格列齐特、格列喹酮和格列美脲。
3.糖耐量也能促进胰岛素分泌。
4.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会延迟碳水化合物(如阿卡波糖和伏尔格列帕糖)向葡萄糖的转化。
5.格列酮可以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如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
6.被称为DPP-4抑制剂的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可减少内源性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的降解,如西格列汀、瑞格列汀。
7.钠-葡萄糖协同运输蛋白2抑制剂,简称SGLT-2抑制剂,抑制新素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如多帕利嗪、甘氨酸)。
糖尿病的药怎么吃,要看吃什么药,因为每种降糖药都有最佳的服用时间。
例如,磺脲类药物应在饭前半小时服用,双胍类药物应在饭中或饭后服用,糖苷酶抑制剂应在饭前第一口主食时咀嚼,短效或预混胰岛素应在饭前皮下注射。1型糖尿病患者选择胰岛素促分泌素。肥胖患者仅用胰岛素或胰岛素促分泌素治疗。或者体重减轻、心肺功能严重、肝肾功能异常的患者应该使用双胍类药物,这些都是不合适的选择。值得注意的是,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和严重慢性并发症患者应尽量避免服用口服降糖药。
吃完糖尿病药后不能喝牛奶。
服用糖尿病药时,尽量要用清水服药,使药物的成分不受影响,这样更有利于药物的作用。牛奶本身就是一种高蛋白饮料,可以保护胃黏膜。服药完好去喝牛奶时,牛奶会附着在消化道黏膜上,从而影响消化道黏膜对药物的吸收,导致药效相对降低,影响治疗效果。有些人对乳糖不耐受。喝奶的时候,没有乳糖酶,就无法分解吸收乳汁。乳糖还会刺激肠道,导致肠道蠕动过度。
糖尿病患者服用降糖药的副作用有低血糖、皮肤病变等。具体如下。
1.低血糖:比如服用磺胺类药物,主要会刺激胰岛素分泌,引起低血糖。用胰岛素控制血糖的话,最大的副作用也是低血糖。
2.皮肤损伤:部分人对磺胺类磺胺类磺胺类磺胺类药物过敏,可能引起药疹、肝肾功能损伤和粒细胞减少。
3.肠胃不适:对二甲双胍来说,部分人的肠胃不耐受会引起胃部不适、恶心、呕吐等。长期服用二甲双胍需要补充维生素B12。因为长期服用二甲双胍会影响对B12的吸收。
糖尿病的口服降糖药有七种,包括双胍类、阿卡波糖、磺脲类、餐用促分泌素、胰岛素增敏剂、DPP-4抑制剂、SGLT-2口服降糖药,中成药也有降糖药。
不同的降糖药物具有独特的降糖机制,适用于不同特点、不同血糖谱的患者。没有哪种药更好的说法,只是适合不同类型的糖尿病人。如二甲双胍为口服药物的首选,可改善胰岛素抵抗,促进外周葡萄糖利用,减少肝糖原输出。除了降血糖,对控制体重和保护血管也有广泛的作用,所以应用广泛。比如阿卡波糖,有一个非常明确的功能,就是降低餐后血糖。
副作用有胃肠道反应:腹痛、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过敏反应;可有皮疹、荨麻疹,皮肤血管炎以及剥脱性皮肤损害;急性胰腺炎;转氨酶升高、肾功能减退、上呼吸道感染、鼻咽炎、头痛、关节痛、肌肉痛、四肢痛、背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