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眼镜左眼浮肿视力下降

会员95007191 50岁 已回复
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眼镜左眼浮肿视力下降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眼镜左眼浮肿视力下降
医生回答共3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魏飞宇 医师 昆华医院内科 三级甲等
擅长:心内科常见病的诊治。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
已帮助用户: 61287
眼科看看!正常血压是90-120/60-80mmHg,高于140/90是高血压的,高血压可以吃拜新同,或者其他降压药物治疗的,平时注意低盐低脂饮食,多锻炼和运动的,注意清淡饮食
有用0
关注
高捷 主治医师 肥城矿业中心医院内科 三级乙等
擅长:胃、十二指肠溃疡,浅表性胃炎,慢性糜烂性胃炎
已帮助用户: 24807
问题分析:你好,根据描述高血压及糖尿病多会引起眼底等眼部病变及肾病;结合目前症状建议去医院做肾功能、眼科等相关检查,查找病因对症治疗。
意见建议:平时注意按时服用降压药及降糖药,定期复查如心电图、心脏彩超、血脂等检查。
有用0
关注
钟盛华 医师 吉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内科 二级甲等
擅长:肺炎,肺脓肿,喘息样支气管炎,大叶性肺炎,急性呼吸...
已帮助用户: 44722
问题分析:糖尿病、高血压是常见、麻烦的疾病,它对人体的健康是有很大的危害。而患者考虑是视网膜病变引起。
意见建议:需要去医院行详细的检查了解,并给以药物进行治疗。而且要监测血压、血糖的变化情况,多行运动调整。
有用0
相关问答

糖尿病人视力下降的原因有很多,急性高血糖是最常见的,当出现急性高血糖时,眼球内的糖分会增多,渗透压会升高,从而造成大量的水份流入眼球,使得眼球前后凸出,形成凸透镜,这也是老花眼的一种表现。导致视力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视物模糊,会随着血糖的降低而逐渐消失,白内障、青光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眼底出血等都会导致视力下降。白内障可以通过外科手术来解决,但是如果眼底出血,可以用激光来缓解,但是在治疗的时候,要注意要严格的控制血糖,避免高血糖,从而加重各种眼部的并发症。

孙香兰副主任医师内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分泌常见病的诊治。

糖尿病视力减退,通常要进行眼底的检查,看其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
糖尿病会导致糖尿病眼底病变,这类眼底病变通常分为两类,一是视网膜病变,二是黄斑水肿。通常若出现黄斑水肿,对视力有较大影响。因为黄斑水肿也叫做玻璃体混浊或者白内障,这种疾病会导致患者眼睛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严重时还可能会失明。当然,黄斑水肿也是早期才出现,需控制血糖和血压,减轻糖尿病黄斑水肿,对于改善视力效果很好。
如果出现黄斑水肿,则可使用血管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阻断剂,来治视力下降。

孙香兰副主任医师内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分泌常见病的诊治。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可以喝牛奶,因为牛奶富含蛋白质、钙质和微量元素,而且含糖量很低。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要喝纯牛奶,不要喝含糖量高、添加剂多的牛奶饮料。高血压、糖尿病的人要特别注意饮食,要做到低糖、低脂、低盐、低胆固醇,同时要适当的补充一天的能量,同时要避免高糖、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同时还要控制糖类的摄入,要少吃精细的米面和高糖的水果。

孙香兰副主任医师内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分泌常见病的诊治。

糖尿病高血压患者适合吃低热量、低糖、低油的食物,具体分析如下:
1.膳食结构要平衡,营养要合理。三是要做到三少一多一多,要多糖,少盐,多油,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多选择一些杂粮、谷物等。
2.要严格因的掌握总的卡路里,每天的饮食都要记在热卡里,包括小吃、水果和小吃。
3.另外要注意多吃一些含鱼肉蛋乳等高蛋白质的食物。

吕志勤主任医师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

一般来说,糖尿病视力下降是可以治愈的,但部分患者视力很难恢复。
糖尿病患者视力下降是由于近期血糖波动过大,血糖水平偏高造成的。血糖控制好之后,血糖会逐渐稳定,视力也会逐渐恢复。因为视力下降是由于血浆葡萄糖浓度和眼内葡萄糖浓度不平衡引起的,随着眼内葡萄糖浓度的逐渐降低,视力下降会在与血浆葡萄糖浓度达到平衡后,随着屈光度的矫正而逐渐改变。但部分糖尿病患者视力下降难以恢复,严重的视网膜病变甚至视网膜脱离易发生黄斑变性,治疗效果可能并不理想。如果糖尿病患者担心他们的眼睛会受到损害,他们的视力会因疾病而下降,他们必须管理他们的血糖,并将其保持在理想的范围内。

孙香兰副主任医师内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分泌常见病的诊治。

很多眼部疾病都会导致视力下降,比如近视眼、白内障、青光眼、眼底疾病,不同疾病导致视力下降的原理不同。近视眼是因为眼轴变长,光线不能聚焦在视网膜上,需要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

潘永源主任医师内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糖尿病 甲亢 甲减 妊娠糖尿病 高血压 骨质疏松 高尿酸血症 肥胖 更年期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