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有高血压的遗传,服药(福辛

会员94230851 17岁 已回复
家里有高血压的遗传,服药(福辛普利钠片)一周,血压从115---165降到100----150还是偏高,我应该提高药量吗?现在是一天一片。
补充提问:
症状:头晕,血压升高 
医生回答共3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王权鹏 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内科 三级甲等
擅长:心内科常见病的诊治。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
已帮助用户: 21284
你好,正常人的血压是在140/90mmhg以下,年轻人的高血压需要注意有没有继发性的原因,有没有家族史?平时注意监测血压,建议低盐低脂饮食,多吃水果,适量运动。如果血压高,建议心内科门诊就诊,药物控制。
有用0
关注
朱利娟 主治医师 新陶阳矿医院内科
擅长:脑血管病
已帮助用户: 3866
指导意见:如果一天一片,效果不好,可增加药量或联合其它药物,平时要低盐低脂饮食,戒烟戒酒,适当运动,控制体重,避免劳累和情绪激动。
有用0
关注
李玲 副主任护师 友谊县人民医院内科
擅长:急慢性心力衰竭,急慢性心功能不全,冠心病,心肌缺血...
已帮助用户: 48797
指导意见:你好,高血压的治疗原则是小剂量,联合用药,这种情况建议你可以配合服用点硝苯地平缓释片,平时注意保持低盐低脂饮食,不要熬夜,保证睡眠,平时多参加一些体育锻炼。
有用0
相关问答

高血压并非一种传染病,而是一种遗传的疾病。
在临床上,一般会推荐服用一些降压的药,一旦发现是继发高血压,需要根据病因进行相应的治疗,例如:出现了高血压,可能是肾上腺占位引起的。也有人会出现高血压,例如青春期高血压、更年期高血压等,这些人平时都会感到很大的精神压力和作息不规律,要想稳定血压,首先要调节好心情、规律作息,否则会导致肾动脉狭窄,从而达到稳定血压的目的。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患有高血压的人是有遗传的可能性的。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症状是血压增高,同时伴有或不伴有心脑风险因子。高血压的发病原因是非常多的,包括遗传、环境、年龄、饮食习惯、服用避孕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因此,高血压可能会遗传。但患者不用过于紧张,得了高血压后,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美托洛尔、富马酸比索洛尔等药物来降压即可。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高血压的发病原因是家族的遗传因素,经过多年的临床经验证明,高血压病人的家庭倾向性在人生的初期就已确立。
父亲和妻子患有高血压,其孩子的发病率为46%,而父亲和女儿患有高血压,孩子的发病率为28%,而父亲和女儿的血压则只有3%。通过对大鼠进行的动物试验,已经成功地构建出了具有遗传性的高血压大鼠,经过几代的繁衍,高血压的发病率达到了100%。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高血压发病因素中它是遗传的,因此如家长患有高血压,其孩子患高血压的可能性较大,但是,并非所有家长都患高血压,孩子也必然得高血压,这仅仅是几率倾向。
所以说,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还要及时进行治疗,这样才能更好地降低疾病带来的伤害。尽可能地在平时多一些关注,能建立好生活饮食、生活方式等标准,这样的话,就可以达到积极防范的效果。因此一般情况下,可清淡进食,勿食过咸、过腻之品,每天都要坚持进行一些体育锻炼。
还要养成一个健康的生活习惯,比如,要保持一个正常的作息,这样才不会导致血压过高,从而影响到身体其他方面。其次是现在的生活压力较大,特别是某些青年群体,尽可能地还要缓解生活压力,忌焦虑紧张。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高血压是由基因、环境两方面共同作用而引起的。遗传和遗传方面的原因,高血压具有显著的遗传性,并且根据预测,在所有人中,至少20%-40%的血压变化是遗传所致。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高血压是一种家族聚合症,也就是说,如果父母不患高血压,一方患有高血压,一方患高血压,另一方患有两种高血压,其孩子患有高血压会增大。单卵双生的血压比双卵双生同要定期监测甲状腺机能,防止出现甲亢。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高血压有遗传的可能,除了遗传的因素外,还有很多其他的因素。
如果父母和直系亲属都有高血压,那子女就会比同龄人更容易得高血压,而且有遗传的可能。高血压的发生除了遗传因素外,还与个人的不良生活习惯有一定的关系,比如平时吃高盐分的食物,多运动,多坐等;还可以引起高血压。
高血压的病人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呋塞米等降血压的药物。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