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20余年,15年10月左

会员93492699 58岁 已回复
糖尿病20余年,15年10月左眼眼底出月,医院建议激光治疗,出于各种原因没有做,现在急性出血期过了,但是血丝吸收不好,请问现在有什么方法或药物对吸收和视力有所帮助
补充提问:
症状:乏力,四肢麻木,血压高,视力下降 空腹血糖:10 ≤ BS<11.1mmol/L
医生回答共3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宋全超 主治医师 太原市尖草坪区尖草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科 一级甲等
擅长:原发性高血压,II型糖尿病,冠心病,功能性消化不良...
已帮助用户: 368
问题分析:您好,根据您的描述,应该考虑糖尿病眼病,属于糖尿病并发症,结合病史20余年,目前血糖控制不理想,应该眼底动脉血管硬化
意见建议:首先积极控制血糖,至少空腹应在10以下,可以服用胰激肽原酶肠溶片、马栗子提取物片,促进血管扩张,改善微循环,可以的话到眼科咨询激光治疗事宜,效果应该好些。
有用0
关注
陈飞 主治医师 邓州市康复医院内科
擅长:冠心病,早搏,心绞痛,心律失常,高脂血症,高血压,...
已帮助用户: 5102
问题分析:您好!根据你的描述,患者的血糖是比较高的,说明没有有效控制,同时又有高血压,所以容易出现眼底出血。
意见建议:建议现在可以服用羟苯磺酸钙胶囊,可以治疗糖尿病眼底出血病变,同时需要控制好血糖和血压,这些治疗都是相互影响的,所以一定要正规治疗。
有用0
关注
黄培 医师 襄阳市瑞京糖尿病医院内科
擅长:糖尿病合并低血糖,糖原贮积病Ⅱ型,糖原贮积病Ⅰ型,...
已帮助用户: 157701
问题分析:你好,眼底出血的话,这个需要及时口服羟苯磺酸钙治疗,或者是启明颗粒治疗而且空巢血糖,血糖控制不好的话,这个是无法治疗好。
意见建议:四肢麻木这个主要是存在有周围神经病变,可以口服甲钴安,复合维素b。
有用0
相关问答

血糖20多是糖尿病的。糖尿病饮食,多参加运动,以及口服降糖药。要控制体重,戒酒,适当运动,饮食注意清淡,低糖,多食蔬菜,瘦肉,少油腻,注意血糖变化,随身携带糖果,预防低血糖发生。

潘永源主任医师内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糖尿病 甲亢 甲减 妊娠糖尿病 高血压 骨质疏松 高尿酸血症 肥胖 更年期综合征

孕妇糖尿病检查为检查妊娠期糖尿病,将进行24~28周的葡萄糖耐量测试。将75g无水葡萄糖溶解在250ml~300ml的水中,空腹饮用5~10分钟。喝糖水前采集一管静脉血,喝糖水后采集静脉血1、2个小时,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糖尿病血糖的诊断标准是血糖值空腹>5.1、服用糖后1h>10、服用糖后2h>8.5,就可以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

孙香兰副主任医师内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分泌常见病的诊治。

二十多岁可能得糖尿病。
糖尿病的分类明确。糖尿病分为1型糖尿病、二型糖尿病、特殊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二十几岁常见于1型糖尿病患者,即胰岛功能绝对缺失的患者。这类患者需要终身接受皮下胰岛素注射治疗。然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量的年轻人和青少年爱吃高糖、高盐、高脂肪、高油的饮食,导致肥胖人群的增加。肥胖者脂肪细胞增多,会增加胰岛素抵抗,导致胰岛功能下降,从而导致二型糖尿病。因此,现在二十多岁的病人也会得二型糖尿病。

孙香兰副主任医师内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分泌常见病的诊治。

在20岁可能会得糖尿病。
糖尿病可分为1型糖尿病和二型糖尿病。像1型糖尿病,多见于青少年,所以20岁的患者,如果有糖尿病,很可能会认为是1型糖尿病引起的。二型糖尿病多见于中老年患者。无论是1型糖尿病还是二型糖尿病,都需要稳定患者的血糖水平,定期监测血糖,使患者的血糖处于稳定状态,避免高血糖引起的相关症状和并发症。特别是对于20岁的糖尿病患者,要特别注意长期控制血糖,以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和更长的生存时间。

孙香兰副主任医师内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分泌常见病的诊治。

20多点糖尿病通常指血糖大于20.0mmol/L,比较严重。
可能伴有急性并发症,往往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高血糖高渗状态,可能危及生命。因此,患者应及时到当地正规医院的内分泌科,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低血糖治疗,以免危及生命。如果患者患有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按照医生的指示选择注射胰岛素,降低血糖,在静脉注射胰岛素过程中定期测量血糖,避免血糖迅速下降,会导致急性脑水肿等不良后果。要按照医生的指示,及时治疗补液、酸矫正、体内电解质平衡等,同时也要消除高血糖或酮症的诱因。对于胰岛素中断、应激创伤或感染的情况,应加强血糖管理,使血糖逐渐下降,以达到缓解血糖高渗状态和急性并发症的目的。

孙香兰副主任医师内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分泌常见病的诊治。

糖尿病暴瘦想要恢复就应该注意补充充足的铁质以及维生素,多吃一些植物类食物,还应该增加热量摄取,补充优质蛋白质,像奶制品,豆制品,禽类,蛋类,瘦肉食物尽量的多吃一些,但是不要摄取太多脂肪。

潘永源主任医师内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糖尿病 甲亢 甲减 妊娠糖尿病 高血压 骨质疏松 高尿酸血症 肥胖 更年期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