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还可以,因为长期服用降压药,近期双腿开始水肿

会员91797613 77岁 已回复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平时还可以,因为长期服用降压药,近期双腿开始水肿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

长期服用降压药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舒张压总是在50上下,脉压差近100.应该如何治疗?

医生回答共3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巩晓东 主治医师 莒南县中医院内科 二级甲等
擅长:胃、十二指肠溃疡,肝炎,肝功能衰竭,胆石病,腹泻,...
已帮助用户: 10883
指导意见:你好,脉压差大这是血管硬化造成,血管弹性太差。建议服用中成药血塞通,蒲参胶囊这类活血化瘀,软化血管。降压药物现在吃的是什么?最好发上来,不行可以调整一下
有用0
关注
薛文西 副主任医师 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内科 三级
擅长:心房颤动,急慢性心功能不全,急慢性心力衰竭,心肌缺...
已帮助用户: 7265
指导意见:你好,高血压是个需要长期服用药物的疾病,如果血压控制不好,会出现心衰,双下肢水肿。有时候减压药也会出现下肢水肿,特别是钙离子拮抗剂如硝苯地平,如果你目前服用硝苯地平,建议停用,脉压过大,为长期高血压动脉硬化的结果,建议改用替米沙坦口服。
有用0
关注
黄培 医师 襄阳市瑞京糖尿病医院内科
擅长:糖尿病合并低血糖,糖原贮积病Ⅱ型,糖原贮积病Ⅰ型,...
已帮助用户: 157701
问题分析:你好,根据零售情况来看,像你这个情况的话,考虑可能还有心脏疾病的可能性,你还需要到医院去做一下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脏彩超检查明确。
意见建议:高血压的话是孝口附近生产这些治疗,如果疗效不佳,可以配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来进行治疗的而且平常很少注意低盐低脂饮食不要吃动物内脏平常要适当的活动。
有用0
相关问答

如果晚上睡觉的时候出现腿肿,并且伴有疼痛,考虑可能是腿上出现了炎症或者是血管堵塞而引起的,应该到医院尽快检查一下,建议做个下肢血管造影B超以及血常规等相关检查,看看是炎症引起的还是血管疾病导致的,查清楚再进行治疗。

张聪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各种肾小球疾病、肾病综合征、肾小管间质疾病、肾血管疾病、急慢性肾衰竭的诊断治疗,以及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的防治。

在怀孕期间,子宫会压迫下腔静脉,让静脉血液回流受阻,导致血液循环障碍,造成水肿。另外,胎盘分泌的激素和肾上腺分泌的醛固酮增多也会造成体内钠和水分滞留,身体自然就浮肿起来了。孕期血浆渗透压要比非孕期低。这样就使血流中的水分容易渗透到组织间液中,从而造成下肢水肿。

周敬伟副主任医师妇产科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红斑狼疮,皮肌炎,银屑病,性传播疾病,白癜风,痤疮

妊娠中晚期,由于胎儿增大,下腔静脉受压,阻碍静脉回流,导致足水肿,这是正常现象。也应该避免长时间站立和行走。如果水肿程度严重,伴有头痛、头晕、视力模糊和高血压,应注意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生,并及时到医院检查。还应注意孕妇是否患有心脏病。

王凤英主任医师妇产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高危妊娠、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宫内生长受限。

消除水肿的方法有很多种,首先需要确定是由于什么原因而导致的水肿,如果是由于局部的感染而引起的水肿,可以使用抗生素药物治疗,如果有伤口,也可以给予酒精湿敷。如果是由于贫血或者低蛋白血症而导致的水肿,需要给予输血输蛋白静脉可以给予脱水药物来治疗。如果是由于静脉瓣膜功能受损而导致的,可以使用活血化瘀的药物来治疗,如果是由于肿瘤性的原因,压迫血管而导致的水肿,可以给予放疗,化疗等治疗方式。

张聪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各种肾小球疾病、肾病综合征、肾小管间质疾病、肾血管疾病、急慢性肾衰竭的诊断治疗,以及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的防治。

应及时明确具体的疾病的原因,不排除有肝源性和肾源性及心源性水肿的可能。应及时去大型的公立医院进一步检查明确具体的病变情况。平时也要注意合理休息,避免长时间久坐导致下肢静脉回流受阻。静坐时宜抬高患肢,同时服用利水消肿的药物有效治疗。

张聪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各种肾小球疾病、肾病综合征、肾小管间质疾病、肾血管疾病、急慢性肾衰竭的诊断治疗,以及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的防治。

降压药水肿一般是由钙拮抗剂降压药引起的,轻度下肢踝部水肿者暂不需要特殊处理,如果出现大腿、阴囊水肿等情况要注意。
减少使用钙拮抗剂。还可以联合应用低剂量钙拮抗剂和其他不同作用机制的降压药,如低剂量利尿剂,血管紧张素二受体阻滞剂等,既能降低血压,又能减少副作用。若是选择上述措施仍不能减轻水肿时,应放弃使用钙拮抗剂,改用其他作用性降压药,但要注意不要突然停服钙拮抗剂或降压药,以免引起血压剧烈波动。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