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虚阳亢,是指阴气亏损,阳气失去制约,就会产生亢盛的病理变化,生理病理性功能亢进,称为阳亢。表现为潮热,颧红,盗汗,五心烦热,咳血,视物不清,消瘦或失眠,麻木拘急,烦躁易思,或遗精,性欲亢进,舌红而干等。
肾虚可分为肾阴虚和肾阳虚。肾阴虚的主要表现是腰膝酸软、遗精盗汗、身体虚弱、眩晕耳鸣。肾阳虚的主要表现为腰膝冷痛、畏寒肢冷、水肿,尤其是下肢水肿、子宫冷不孕、带下、性欲减退、男性阳痿早泄、阳痿等。
阴虚和阳虚是中医学较常见的两个名词,中医讲虚就是不足,就是缺乏的意思,所谓的阴虚就是精血不足,各种有形物质不够,阳虚就是功能上不足,功能上缺乏。通常偏于阴虚都畏热,可能还有盗汗、腰酸乏力、口干舌燥、脉细数、舌苔红,这些阴虚的表现,阳虚通常是因其功能低下,就是能量不足,偏于畏寒惧冷,有时大便较稀、易感冒、性功能障碍,各方面的功能不足,所以阴虚和阳虚通常具有能量方面的性质,有寒热。
阴虚指精血或津液亏损的病理现象。因精血和津液都属阴,故称阴虚,多见于劳损久病或热病之后而致阴液内耗。由于阴虚不能制火.火炽则灼伤阴液而更虚,两者常互相影响。阴虚主症为五心烦热或午后潮热.盗汗.颧红.消瘦.舌红少苔等。有肾阴虚和胃阴虚肝阴不足等。
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都是阴阳保持平衡的结果,阴虚或者阳虚,是指阴或阳任何一方低于正常水平的病变,也就是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阴或阳任何一方的不足,必然导致另一方相对的亢盛,阳虚则寒,阳虚是人体的阳气虚损,阳虚不能制约阴,阴相对的偏盛而出现寒象。阴虚则热,阴虚是人体的阴液不足,阴虚不能制约阳,则阳相对偏亢,表现出热象,所以叫阴虚则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