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医生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医生家庭的孩子有着什么样的不凡成长经历?耳濡目染当中,孩子对学医有所憧憬时,作为医生的母亲会是怎样的态度?一位生长在医生家庭的女儿,记述了她与医生老妈之间的喜怒哀乐。
(以下是这则记述)
“你成天胡写,不如也写写我们医务人员吧。社会上对穿白大褂的很有偏见。”我妈说,“好多医生都不敢说我是医生,都说——我是厨师。”
从小在医院长大,跟着我妈上夜班,我真觉得医生没什么可写的,都是一个鼻子俩眼睛。把他们说成白衣天使或者白衣魔鬼,我都不能同意。不过,身为医务人员的家属,我还是有很多诡异的成长经历可以让大家凉快一下。
异常爱干净
学医的都爱干净,这不稀奇;每周都用84或者来苏水擦地、碗筷定期高温消毒,也很常见。
你们家用什么泡洗脚盆?我们家是用高锰酸钾!所有的洗脚盆不管原来是什么花色,最后都被高锰酸钾泡成了紫色。
再说进门的规矩,我知道北方人冬天进门脱大衣,至少是九十年代了很多人家进门才换拖鞋,但是,有进门脱裤子的吗?
我们家打小的规矩是衣服分外面穿的和在家里穿的,从外面回来,一定要全部脱掉,衣服裤子全都要换掉!这可能是我妈妈在传染科工作留下来的习惯。
进门换掉衣服裤子就要洗脸洗手,洗手要一直洗到手肘。如果是夏天,脚也要洗,基本上所有裸露的皮肤都要清洗。
三年级的暑假,同学们串门来找我玩,我找不到多余的裤子给她们,就只好让大家站着说了一会儿话。如果是我妈在家,这个问题很好解决,她一定会找出好几套淘汰的病号服让同学们换上。
亲戚朋友来家过夜,什么都可以不用带,我妈会准备好全套的家居服、毛巾、牙刷。
说到毛巾,我们家的毛巾根据身体部位不同分成五种:脖子以上使用的、腰部以上使用的、膝盖以下使用的、腰和膝盖之间使用的、手掌使用的。每人都有这么一全套!周末出大太阳晾在外面,知道的是在用紫外线消毒,不知道的以为是洗头房呢。到现在,我每次回家,我妈一样给我备好了全套的家居服、毛巾和牙刷。不老用,我记不住哪是脖子以上使用的、哪个是膝盖以下使用的。老人家不辞辛苦地在毛巾上绣上了字:峥嵘脸、峥嵘脚、峥嵘手……这是要解剖我呢!
抹布也是分不同区域使用不同的抹布,连厨房灶台上的洗碗、洗锅、擦台子、擦碗都不一样,我要是不小心弄错了,用洗碗的擦碗了,她就跟通了电似的尖叫。
除了干净,就是整齐。我妈爱收拾,每一件东西都有档案,连交煤气水电的单子都装在档案夹里。二十年后,我发现她还登记着我中学同学家的电话,虽然这些电话早就打不通了。
每一个水闸电闸煤气闸上都贴着:开——向上,关——向下。这一招有效防止了老年健忘的危害,例如老妈想找遥控器在哪里,需要先找到一个抽屉里的小本子,上面写着遥控器有多少个,分别在什么地方。我不知道如果这个本子不见了,她是否要地毯式搜索,把家里所有东西重新全部登记造册。
她最常说的词是“归位”,什么东西用完一定要归位。要是不归位,手术完了,剪刀不见了,纱布不见了,都在哪呢?病人肚子里呢。
你们以为我耳濡目染一定是一只勤快的小蜜蜂吧,错!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什么身教不如言教、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全都是瞎掰!我的第一大本事就是制造混乱,所到之处,各种小纸片、书、本子,如雨后春笋一样生生不息。我妈对付我的办法是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给我全都收拾了。我大叫,不要动,你一收拾整齐,我就什么都找不到了。
健康教育贯穿生活
小时候,我妈教育我吃零食属于不健康的行为,只有生病了才可以吃糖水橘子。打虫子时可以吃宝塔糖——太恶心了,我不怎么吃。
我妈没有学过教育学心理学,但是她的行为却是不折不扣的杜威“生活就是教育”的实践者。任何时候她都可以给我普及医学知识。吃饭的时候,她就用筷子戳菜:你看,健康的肝脏是这样子的,颜色正、有弹性。不健康的就是这样子的,颜色是这样子——我基本上这辈子都不想吃肝。
她给我看的第一本书是《赤脚医生手册》,她晚上总在看书,因为总要考试。我还记得,她要我掀开上衣,戳我的肋骨,啧啧称赞:瘦得皮包骨,完美的肋骨教学样本。人体肋骨12对,左右对称,前面能摸到20根,其余4根是游离肋,只有在后面才能摸到——现在我胖得所有的肋骨都摸不到了(我妈看了我写的这一段,纠正说“游离肋”我们一般说“浮肋”)。
我妈对我的性教育与众不同,高中的时候,她直接把我带去了产房。那时候已经可以允许家属进入产房。有一个亲戚生产,她让我也作为家属代表进去了。我消毒以后换了衣服,没有进到最里面,在外面一间,隔着玻璃看。
我心惊胆战地站在那里,好像在看地下党受刑。看到了什么完全忘记了,因为选择性失忆也是人体的自我保护。
有时候,我会问我妈,我出生的时候,婴儿都被抱走放到另外一个房间,你确定没有弄错?我妈大笑,绝不可能!因为你的嘴最大(那时候大嘴是丑的标志,谁会要一个这么丑的娃娃?还是女的)。
学医不是想当然
我高中毕业会考成绩逆天的好,总排名第二,生物和化学都是满分。当时我被保送,有两个大学可以选,一个是医学院,一个是中文系。
我第一反应是选医学院,毕竟对医院那些事,还是有童子功的。我们家长年累月、川流不息的病人,因为我妈妈是家族中第一个学医的,当时农民也没有医疗保险,生一次大病就等于倾家荡产。妈妈总是尽量帮他们省钱,尽量不住院,她自己给病人换药、打针。我从小就认识了很多种疾病、知道简单的护理。我现在有闲情的时候会给家人露一手,让家人躺在床上洗头,比洗头房还舒服。
可我妈说,算了吧,学医?第一要聪明,二勤快,三耐烦,四要上夜班,五全年不能正常休假,妈妈说我十几年从来没有在家吃过年夜饭,幸好你爸爸不叽歪……
我妈说,一个人要懂得扬长避短,学医你毫无竞争力,学中文嘛,你可以用文字美化自己。
工作地点无限制
作为一个家属,我好像一直在控诉。其实不是这样子,实事求是地说,我妈像绝大部分医务人员一样,是非常讲科学、热情、具有服务精神的人。无论是认识不认识,在火车上大街上,她都非常乐意提供健康咨询。对家人亲戚朋友就不用说了,退休以后,甚至会坐着火车去照顾住院的朋友。
有一次,她在菜市场,看到一个不认识的老头倒下了,她第一反应就是跑上去,摸他的脉搏和探鼻息,然后做心脏复苏。很快救护车来了。老头被拉走了。我妈很难过地说,没救了。
我说,你下次可不能这么干了,你这叫做无照行医知道吗,耽误了抢救你负不起这个责任。就算救过来,你知道有没有后遗症?老头可算找到人养老了。
我妈说,不要说得那么可怕,医闹只是一小部分。有人需要帮助了,医务人员也不可能站着看。
我叹口气,因为你背过希波克拉底誓言吗?“我愿尽余之能力与判断力所及,遵守为病家谋利益之信条,我愿以此纯洁与神圣之精神,终身执行我职务。”
我妈说,没有,我们那时候背诵的都是:“到贫下中农那里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
医生是人 却要做神的事
我的外公很早就过世了。那时,我妈刚开始学医。我外公说,不要紧,你以后还可以救别人。
我说:“其实你应该让我学医,以后我也可以照顾你。”
我妈说:“你真的以为我是嫌你又蠢又丑,才不让你学医生的吗?医生也是一个工作,老师也是一个工作,写字也是一个工作,我有很多想法说不出来,我希望你可以帮我们这些不会说话的人说出来。”这就是我一直坚持写作的一个原因。
绝大部分人都是很平凡的,没有得过奖励,没有上过报纸电视,不会成为网红,但是他们的故事并不是不值得一说。
他们可以让人看到的只是工作,甚至很大一部分工作别人看不到,还有他们的生活、他们的内心。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内心,很多时候,他们自己也不知道。我看到了,感受到了,我想让更多人看到、听到。
医生是人,却要做神的事。他们如果没有精湛的专业、强大的神经和幽默的精神,是很难挨过每天的生死挑战的。
作为医务人员的家属,你知道我是爱你的。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寻医问药网-医脉”,版权均归寻医问药网所有,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