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医生,从2007年毕业开始,一直在一家三甲教学医院的心血管内科工作,应该说不能算是个老大夫,但也绝对不是小大夫了,早就习惯了国内的医疗流程,但是我绝对想不到,我竟然有机会亲身体验了德国的手术刀。
我在德国Lichtenfels学习期间,赶火车的时候,脚下一滑,摔倒在火车站台上,当时右臂就失去了知觉,完全不会动了。异国他乡,语言不通,当时真是怕的要命啊,另外就是无助,我试图从地上爬起来,但是一动就疼的要命。幸好火车上的工作人员过来帮我,而且他们竟然能说简单的英语,终于帮我联系了救护车,10分钟左右,急救人员就带着担架到站台了,他们竟然认出了我,下班之前医院工作人员和急救人员共同参加了一个Life Vest的说明会,恰好我们坐在一起,世界真是很小,简单询问了情况,确认我除了右上臂没有其他损伤之后,他们问我想上哪个医院,我当然是选择自己工作的医院了,于是救护车将我拉回医院急诊室。在救护车上,护士为我建立静脉通道,静脉滴注止痛药,并陪我聊天,这个时候,应该说已经不是很疼了,心情比较放松,因为我知道这种骨折死不了人。一路警笛,我在想象着路上所有的车子为我让路,向两旁自动闪开生命通道。很快就到了医院。
急诊室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科室,有X线、彩超、心电等常规检查项目,并且有简易手术室。医生没到,他们就先将我送到X线室,拍了片子,确认右侧肱骨干骨折,很快一个年轻住院医过来采集病史,我又说了一遍过程,并且告诉他我希望马上得到手术治疗,而他觉得可能需要第二天做,当时我没有反驳,但是心里的想法是,不要害我,如果不能马上做,估计晚上会疼死,而且第二天的水肿将非常厉害。他可能看出了我的顾虑,说要请示上级医生。
不大一会儿,一个络腮胡的高个医生过来了,看年龄大概40-50岁,应该是个senior doctor,他的英语不错,向我介绍了病情,告诉我有3种治疗办法,1、急诊手术,2、择期手术,3、保守治疗,balabalabal,我没等他说完,就说我需要立即手术,请不要再浪费时间了。络腮胡告诉我这是德国法律规定的,如果可能,必须给患者选择方案,作为医生我能理解,但是作为患者,我更需要及时适当的治疗,于是我说I trust you,I need operation immediately. 这个络腮胡非常坦率,他说自己不是骨科的主任,如果等到明天早晨,我的手术将由主任完成,如果现在做,只能由他完成。其实作为医生,只要他敢说能够完成手术,我就相信他,因为没有一个医生胆敢做自己毫无把握的事情。接着是签字环节,在德国,医生不会想着找家属签字,只要患者意识清楚,那么一定是患者签字,哪怕我右手骨折,都是本人拿左手签的字。当然医生也跟我讲了手术风险,骨不连,术中意外,死亡什么的,这次我没有打断他,因为我知道这是法律要求医生必须完成的,医生交代完毕后,是麻醉师签字,当然也用左手签了。签字环节给我最大的感受是,我的英语听力相当牛逼了,竟然全部听懂了。
于是半个小时后我被推进了手术室。在没有家属,没有交钱的情况下就要手术了,当然这在德国是正常的,绝大多数手术,没有家属陪同,由于所有人都有医疗保险,医生也不会跟病人谈钱,最后只管把账单寄到保险公司即可,医生病人不会因为钱而红脸。
手术的过程,我只记得,刚进去的时候,麻醉师说,给你吸点氧,然后就把面罩扣上了,我其实明白,她的潜台词可能是,小子,乙醚来了,睡吧,所以我跟她说Good night!然后我很快就断片了……再醒来,我已经被打上绷带,就是电影里伤兵吊胳膊的绷带,只是看上去比较先进,带粘钩的,他们推我回病房了。口渴的厉害,但是不让喝水,只能忍着,右侧胳膊只能挪动,而且一动还疼,只好平卧了,非常痛苦的一夜,迷迷糊糊的过去了,只记得有护士来查房,她第二次查房的时候,问了我想不想喝水,并且帮我把床立起来,并倒了水,这时我已经感觉好多了。
第二天早晨7点钟左右,这又是一个难忘的时刻,护士来查房,先问我感觉如何,然后说要帮我擦洗一下,由于昨晚做了手术,我跟他们是坦诚相对,而且自己没有能力穿衣服,他们还帮我穿好衣服,包括内衣,我觉得很是贴心,自己走到水池边,刚要自己动手洗,护士说你坐好就可以,其他的不用管,于是我又当了一回大爷,当然我不停的说Danke。他帮我从上到下擦洗了一遍。
术后的钙片,止痛药,维生素,护士是按顿送的,放在一个小量杯里,不需要自己分药,很贴心。然后常规换药。医生来查房,跟国内完全一样,可以不表。由于我是骨折,上肢肿胀的厉害,每天都有护士给我送生物冰的冰袋,而且管够,另外住院第二天、第三天都有理疗师到床边为我按摩,我跟理疗师还聊了几句,可能觉得我是可塑之材,他交了我一套促进淋巴回流的按摩手法,在后面1周的时间里,我按照这种方法给自己按摩,受益匪浅。
有个小插曲,医院没有从我的身份信息当中发现保险的内容,于是有人来找我问保险的事情,好在DAAD为每位博士后办理了保险,经过一番周折,找到保险号,钱的问题就与我无关了。
住了三天院,老婆孩子因为住的比较远,过来陪了我一上午,剩下的时间就我一个人,在只有一个手能用的情况下,喝水吃饭洗漱什么都能够完成,当然不是因为我是超人,而是这里的护理及饮食服务非常到位,有不少细节值得国内学习。
民以食为天,先说吃喝问题,一日三餐,会有专人提前拿着菜单问你想吃什么,然后到点由护士送来餐盘,早餐是面包加黄油、果酱以及咖啡,中午一般是一份主菜,加上沙拉、水果以及咖啡,晚餐非常不习惯,是硬面包加黄油和一杯茶,由于我只能用一只手,抹黄油,倒咖啡护士都帮我做了,照顾的很细致。所有的食物以及饮料都是保险出。(德国公民大多数人的保险不包含餐食,每天需要交10欧元伙食费。)美中不足的是德国人不太擅长吃,饮食太单调了,超级想念国内的饭菜。
德国的病床设计也不错,在病人头顶有类似公共汽车的扶手,抓住扶手用力,患者可以自己起身,另外,摇床头床尾全部是键盘控制的,键盘就在手边,可以由患者自行完成。(看下图,患者和医生都不是我本人)
病床设计的再合理,起居照顾的再周到,我也不愿意住院,受伤生病的感觉太遭了,浑身都难受,胳膊的疼痛自不必说,由于全麻气管插管,术后嗓子疼了好几天,由于手术体位的问题,左侧头皮发麻,4周才恢复正常……最最痛苦的是无聊,在一个房间里待了72小时,德语电视看不懂,一个手玩手机痛苦异常,无聊透了。
三天终于过去了,拍过片子之后,主治医师认为我可以出院了,于是回家,没有出院手续,没有结帐,非常潇洒,带走的只有主治医师的一封信,要交给家庭医生的,上面记录了诊断、手术治疗经过,目前恢复情况,出院后注意事项,服药情况,以及后续治疗建议。
至此,我完成了在德国的整个住院过程,真心想不到德国留学竟然亲身体会了德式医疗。作为病人我觉得非常方便、舒心,而作为医生,我也觉得德国同行,更像是医生,他们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病人身上,一切为病人负责,所有的嘱托都直接给病人讲,不会有过多的家属来干扰工作,更重要的是医患双方都不用考虑治疗费用的问题,医生认为什么是最好的就用什么,痛快!
我的一点想法:跟德国相比,我们的医保自费比例太高,我们的医生琐事太多,我们的患者就医体验太差,但是这些差距是有深层次原因的。国家也想让广大人民群众享有更好的医保,可惜我们国家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大多数人又买商业保险,德国留学生的医保每个月自己交140欧元左右,相当于1000元人民币,比我们一年的水平还高;我们国家的医生就算不搞科研教学,也很难完全把精力放在患者身上,由于患者太多,我们的医生一个人管20个病人不算多,有着写不完的病历,开不完的药,粘不完的化验单,还要反反复复对病人、对不同的家属,或者同一个家属交代病情,接受轮番轰炸;病人以及家属呢,要筹钱、要陪床、送饭,并且因为疾病承受着身体痛苦及心理压力。因此医保、医生、患者谁都不容易,更可怕的是医患之间还有这极度的不信任,患者怕医生不好好治病,医生怕误诊、误治之后带来官司,只好互相保留证据,于是乎患者拍照录音,医生多开检查单、预防性用药,医保呢,多出来的检查和药物由他们买单,人家当然不乐意,只有再挑毛病,尽量少承担,于是他们又开始限额,限制医院收治患者。终于,医保、医生、患者形成了三国杀的局面!
医改想破局,实话实说,难,太难,需要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