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请问我还用吃药吗?谢谢大家了!!

会员1141352 52 已回复
3个月前,我被确定为抑郁症,是由精神压力引起的,后来吃中药,在中途又出现了强迫症状,然后又开始吃兰释,我现在抑郁症状已经好的差不多了,但强迫症状还是有些,请问我把治疗抑郁的中药停了可以吗,只吃治疗强迫的药?医生还让我继续吃药,我觉得她有骗钱的嫌疑……请大家帮我分析分析,谢谢了。。
医生回答共1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王军 社区服务站皮肤科
擅长:男科,皮肤过敏、湿疹等
已帮助用户: 23876
病情分析:您好,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低,悲观,思维迟缓,缺乏主动性,自责自罪,饮食、睡眠差,担心自己患有各种疾病,感到全身多处不适,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抑郁症严重的话,是需要药物与心理治疗相结合的。
意见建议:保持良好的心态,采取药物与心理治疗相结合,不要太着急了,减少压力,多参加运动,多吃果蔬。
有用0
相关问答

患有抑郁症不一定需要长期去服用药物,如果病情过于严重,需要配合药物治疗,最主要还是要注意自己的心态问题。抑郁症是一个容易反复发作的疾病。在首次发作抑郁症,抑郁症状消除后还应该继续服药6个月——1年。如果已经发作了两次,最好能在治好后坚持服药1——2年。如果反复发作3次以上,可长期服药。

刘强副主任医师精神科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已帮助用户:0
擅长:失眠,紧张,焦虑,恐怖各种情绪障碍,抑郁症,婚恋问题,人际交往

抑郁症不吃药可以治疗,可以进行自我调节或者是专业的心理治疗来改善症状,完全不经处理是很难自愈的。平时可以慢跑、游泳、登山,通过户外运动,多与家人进行接触,多与人沟通达到缓解。

刘强副主任医师精神科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已帮助用户:0
擅长:失眠,紧张,焦虑,恐怖各种情绪障碍,抑郁症,婚恋问题,人际交往

抑郁症是一种心理性的疾病,情绪调节比较重要。只要症状得到完全的控制,就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渐停药。不过减药、停药的过程应谨慎、缓慢,服用两种以上药物的情况下应一种减。个别病人减药至完全停药甚至需要经历一年以上的时间。

刘强副主任医师精神科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已帮助用户:0
擅长:失眠,紧张,焦虑,恐怖各种情绪障碍,抑郁症,婚恋问题,人际交往

一般来讲,抑郁症的患者若症状较为明显,是需要用药来控制和改善病情的。
抑郁症是临床比较常见的心理疾病,主要症状是显著持久的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等,该病一般可通过心理治疗的方法来疏导患者的情绪和心理构架,通过了解患者的思维模式来引导患者回归正常。但对于症状较为明显,且持续时间较长的患者,则需联合药物来对症治疗,如同仁堂巴戟天寡糖胶囊这类中成药或是曲舍林这类西药,都可用于该病的治疗,其中同仁堂巴戟天寡糖胶囊可针对轻中度抑郁辨证肾阳虚症的患者,可有效改善抑郁情绪、心绪低落、失眠多梦、疲倦乏力等症状。患者需根据医生指导结合自身病情合理用药。
对于较为严重的抑郁症患者,除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外,还需通过物理治疗的方式来缓解症状,如电休克疗法、神经调控疗法等。

崔界峰副主任医师精神科回龙观医院已帮助用户:26
擅长:运用认知行为疗法与催眠疗法相结合的方法、叙事疗法,针对情感困扰、婚姻家庭关系、夫妻治疗、性心理障碍、亲子关系、网络成瘾、焦虑恐惧、精神分裂症及躁郁症,尤其对自知力恢复、对心理过程充分理解、增强自我掌控力方面,帮助尤为明显。

抑郁症轻度的时候,有的时候是可以自愈的,但是比例不多,那么在第一次的时候,早期的时候,有时是可以自愈的,那么随着病情的逐渐进展,病程的逐渐延长,自愈的机率就越来越少。

刘强副主任医师精神科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已帮助用户:0
擅长:失眠,紧张,焦虑,恐怖各种情绪障碍,抑郁症,婚恋问题,人际交往

对于轻中度的抑郁症患者,通常不需要长期吃药,而中度抑郁症的患者,治疗的周期相对较长,需长期规律服药,巩固和维持治疗效果。
抑郁症的药物治疗一般使用抗抑郁药物,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和三环类抗抑郁药(TCA)等。这些药物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发挥最佳疗效,通常需连续使用4-6周。有些患者在初次治疗后症状可能会减轻或消失,只需要短期服药。然而,对于一些重度抑郁症患者或症状持续时间较长的患者,可能需要长期服用药物以保持稳定的疗效。
由于该疾病复发率比较高,因此建议选用同仁堂巴戟天寡糖胶囊来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该药物适用于轻中度抑郁症中医辨证属于肾阳虚证者,有助于改善抑郁情绪、心绪低落、失眠多梦、疲倦乏力等症状,在巩固和维持治疗期表现出的疗效较为明显,可较有效地抑制复发,从而缩短用药疗程。

崔界峰副主任医师精神科回龙观医院已帮助用户:26
擅长:运用认知行为疗法与催眠疗法相结合的方法、叙事疗法,针对情感困扰、婚姻家庭关系、夫妻治疗、性心理障碍、亲子关系、网络成瘾、焦虑恐惧、精神分裂症及躁郁症,尤其对自知力恢复、对心理过程充分理解、增强自我掌控力方面,帮助尤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