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性心律过缓症状头晕.心绞痛.

会员56943174 65岁 已回复
窦性心律过缓症状头晕.心绞痛.胸闷.请问应该怎么治疗?
医生回答共2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魏飞宇 医师 昆华医院内科 三级甲等
擅长:心内科常见病的诊治。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
已帮助用户: 61287
病例分析:你好,根据你的症状描述,建议你可以先到医院检查,确定多慢,有药物和起搏器植入方法,药物效果不好,关键是病因。
意见建议:心内科就诊
有用0
关注
李晓杰 副主任医师 吉林省磐石市人民医院内科 二级甲等
擅长:内科、
已帮助用户: 52712
问题分析:你好,这种情况如果心率在40次左右,完全可以导致心绞痛和胸闷、头晕的,所以主要是解决心率慢的问题。一般可以口服提高心率的药物和治疗心绞痛的药物。
意见建议:由于心血管药物副作用大,禁忌多,不适合网上指导。建议到正规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做动态心电和心彩、甲功检查看看,明确诊断及治疗。
有用0
相关问答

心绞痛主要是由于病人存在心肌缺血所致。
如果患者出现了心肌缺血,其输出量将会减少,进而使心肌供氧不足。病人有心衰症状时,输出率将下降,这可能引起头昏或头疼。另外还有一种可能是由于冠心病发作时血液流动速度加快造成的,也就是血流变慢或者血管阻力增加所造成的。心绞痛起病时,病人可有胸骨后和心脏区域的闷痛感,部分病人也会感觉到心脏部位出现紧缩般的痛苦,与此同时,疼痛也会向肩膀的部位辐射。
此外,患者还会感觉到心慌乏力,甚至是呼吸不畅。一般这种现象可以维持3-5分钟,病人经过一定时间的休息,病情就会减轻,偶伴大汗淋漓。此外还会伴随着面色苍白,甚至是心跳加速现象的产生。有些心绞痛病人从事体力劳作之后,也有胸闷,气促的症状、心悸和其他不舒服的症状,稍有休息,病情就减轻了。此外还有一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心慌、乏力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大部分窦性心动过缓患者都能进行跑步锻炼。有些窦性心动过缓患者的静息心率比较低,但是在运动后,由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会增加,心率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从而保证心脏的正常供血,如果没有任何的不适,那么就不会影响到患者的运动。但是对于一些老年人和窦房结功能低下的人来说,如果在运动中心率无法得到有效的提高,就会导致体循环的缺血,从而导致运动耐力的降低,如果进行轻微的运动,就会导致气短等不适。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一般情况下,窦性心律过缓指来自窦房结的心率较慢,具体内容如下:
心脏的跳动是随着窦房结跳动而来的,如果患者出现了窦性心律过缓的情况,通常表示患者来自窦房结的心跳速度较慢,此时,患者每分钟的心跳次数低于60次。这种情况可能是个人体质影响出现的,也可能是甲状腺功能减退、电解质紊乱等因素造成的,必要时,患者需要使用起搏器来进行治疗。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通常情况下,窦性心律过缓伴不齐可以通过药物进行治疗。
窦性心律过缓是指心率在60次/分以下,主要表现在青年人、长期运动、睡眠状态、严重缺氧、低温、甲减、药物等。如果没有明显的胸闷气短、憋喘等症状,可以用阿托品治疗,如果出现头晕、眼花、心慌等情况。不过不能长时间服用,可以选择起搏器,心率不齐也是如此,日常生活中要多观察随访,看看有无其他不适。要经常做心电图检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和劳累。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窦性心律过缓的病人在休息时心跳不超过60次,而窦性心动过慢的病人在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的情况下,不需要服用药物。
但如果心率不到50次/分钟,伴有眩晕、心慌、眼圈发黑等表现,说明有可能是因为心律失常,所以要及时发现原因,比如吃了什么降低心跳速度的药,比如电解液失调,比如甲状腺机能不全,等排除了以上原因,心跳就会恢复到正常。但如果心率不能恢复,且存在明显的窦性心动过慢,有昏厥、窦性停搏等症状时,建议使用人造心起搏器。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窦性心律过缓是否严重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窦性心动过速的诊断以每分钟60次为标准。如果在静止时,心跳超过50次/分钟一般不太严重,但是如果心跳低于40次/分钟,而运动时心跳不能随之增加,则属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这时病情比较严重,需要进行24小时心电监护检查。此外,如果病人在静止时心跳低于50次/分钟,出现心脏供血不足,出现头晕、一过性黑蒙、短暂意识丧失、胸闷、乏力等症状。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