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史12年,日常监测,一直服用二甲双胍,每天三次,每次一...

会员2 72 已回复
糖尿病史12年,日常监测,一直服用二甲双胍,每天三次,每次一粒.最近抽血检查空腹血糖达6.8餐后达10,糖化血红蛋白达7.下步不知如何用药,请告知.谢谢.
医生回答共1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任立存 威县贺营乡赵庄卫生室儿科 一级丙等
擅长:中耳炎、鼻息肉、结膜炎
已帮助用户: 626588
这结果并不是太高,还可这样控制就行的,不必刻意追求空腹血糖一定在正常范围内,稍高一些没问题。
有用0
相关问答

糖尿病早晨空腹去到医院挂内分泌科,做血常规,小便常规和血糖检查(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测定确诊。做一个糖化血红蛋白测一个餐前餐后的静脉血糖有助于病人的诊断糖化,血红蛋白,能看一下病人三个月内的近期血糖平均值对诊断糖尿病有帮助。

潘永源主任医师内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糖尿病 甲亢 甲减 妊娠糖尿病 高血压 骨质疏松 高尿酸血症 肥胖 更年期综合征

脚上有糖尿病需要做以下检查:
1、进行下肢动静脉血管彩色多普勒检查,观察有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狭窄、梗阻等。
2、进行下肢神经肌电图检查,判断下肢神经传导功能是否异常。
3、进行ABI(踝部指数)检查,主要看动脉弹性和脉搏传导指数有无异常。
4、常规检查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情况,进行肾功能和尿蛋白测定。因为糖尿病早期症状不会特别明显,所以需及时到医院接受相关检查。

孙香兰副主任医师内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分泌常见病的诊治。

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检查糖尿病:
1、血糖检查。血糖水平检查是诊断糖尿病不可缺少的方法,也是惟一标准,如本身有“三多一少”症状的患者,只要做一次血糖检查发现了异常血糖值即可诊断。
2、糖基化血红蛋白。糖基化血红蛋白其实是血红蛋白和葡萄糖经过非酶促反应结合的产物,做这项检查可以反映出患者取血前2个月的血糖平均水平,对于患者来说这也是判断血糖控制状态非常重要的一项指标。

孙香兰副主任医师内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分泌常见病的诊治。

葡萄糖耐量试验、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此项检查是糖尿病体检中最重要的一项。糖耐量试验是国际公认的糖尿病的诊断试验,是测定静脉空腹血糖及葡萄糖负荷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无论空腹还是餐后血糖,反映的均是某一时刻的血糖值,其结果会受到很多偶然因素的影响,血糖波动大的病人尤其如此。

潘永源主任医师内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糖尿病 甲亢 甲减 妊娠糖尿病 高血压 骨质疏松 高尿酸血症 肥胖 更年期综合征

检查糖尿病的方法有:
1、糖化血清蛋白检测的方法可用于糖尿病的诊断。糖化血清蛋白由血糖、血清白蛋白和酶促反应结合而成,反映采血前1~3周的平均血糖水平。如果发现血糖高,就说明糖尿病存在。
2、血清胰岛素和c肽水平检测主要反映胰岛细胞的储备功能。检查过程中,如发现血清胰岛素正常或升高、胰岛功能逐渐减退、胰岛素分泌能力下降等不良反应,基本可诊断为糖尿病。
3、脂质,糖尿病患者大多存在血脂异常,血脂检测方法也可用于病症的诊断。患者如有病情,检查时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

孙香兰副主任医师内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分泌常见病的诊治。

糖尿病患者检查具体如下:
1、每天检查血糖、血压和脚;
2、每月检查项目有血糖,如果血脂高,每月检查血脂,调整降脂药物并及时检查;
3、3个月检查项目有糖化血红蛋白,反映3个月的平均血糖,还要查尿常规,看是否有尿蛋白或尿糖阳性,或者是否有尿路感染;
4、半年一次的检查项目包括糖尿病眼底检查,尤其是已经有视网膜病变的患者;
5、每年做一个相对全面的评估。除了查血糖、血压、血脂,还要查糖化血红蛋白、下肢ABI试验、彩超,确定颈动脉有无斑块。通过心电图检查是否有心肌缺血。如果有心肌缺血,需要做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孙香兰副主任医师内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分泌常见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