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症状有:直立行低血压,多系统萎缩...

会员40540436 49 已回复
现症状有:直立行低血压,多系统萎缩综合病症(shydragerssyndrome)。想问一下:1饮食配餐,2功能锻炼,3应注意事项
医生回答共1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许海涛 副主任医师 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内科 三级甲等
擅长:擅长高血压及并发症,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衰等心内科...
问题分析:你好,像你叙述的这种情况,病情比较严重,存在低血压以及器官萎缩等情况,身体会有腰膝酸软耳鸣失眠多梦健忘乏力头晕等表现。
建议选择多吃黑芝麻黑米黑豆猪骨牛骨羊骨大枣桂圆莲子山药等滋补气血亏虚,缓解低血压。同时少吃辛辣刺激食物。保持心情舒畅。适当锻炼,选择散步等。平时注意休息,避免劳累熬夜
有用0
相关问答

多系统萎缩晚期症状即小脑症状,锥体外系症状,自主神经症状,其中89%出现帕金森综合征,78%出现自主神经功能衰竭,50%出现小脑性共济失调,最常见的组合为帕金森综合征并自主神经功能衰竭,或小脑性共济失调并自主神经功能衰竭。此外,相当部分可有锥体束征,脑干损害(眼外肌瘫痪),认知功能障碍等。

廖张元副主任医师内科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脑供血不足、脑梗塞及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与治疗,侧重神经介入治疗

病变早期,小脑萎缩病人常出现头晕头痛,失眠多梦,腰膝酸软,手酸发麻,耳鸣耳聋;渐至反应迟钝,动作迟缓,喃喃自语,答非所问,记不住就近发生的事,易失落物品。

黄世昌副主任医师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治疗脑血管病及躯体形式障碍等情绪性疾病

开始多为一侧肢体僵硬、少动,病情逐渐发展至对侧,导致动作缓慢、步态前冲、转变姿势困难、上肢固定、少摆动、讲话慢及语音低沉等,但震颤很轻或缺如,可有位置性震颤。可以使用物理疗法,因为这些疗法简单实用而常能控制症状,如在卧位时应使头和躯干比下肢高15°~20°,常穿紧身裤和弹力袜,每天倾斜台面运动。

廖张元副主任医师内科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脑供血不足、脑梗塞及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与治疗,侧重神经介入治疗

不能治好,多系统萎缩是临床上不能治愈的疾病,但通过营养神经或服用抗衰老药物,适当锻炼和合理护理,可有效延长患者寿命。多系统萎缩C型即小脑型,其发展速度相比会较慢,但目前大约5-10年就需要卧床,患者多因卧床后导致的褥疮、骨质疏松、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而死亡。

廖张元副主任医师内科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脑供血不足、脑梗塞及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与治疗,侧重神经介入治疗

可以自觉头晕、头痛、胸闷、气短、乏力,有些还有可能出现一过性意识丧失,或者眼前发黑等异常表现,还有一些会自觉肢体发麻。对于低血压,每一个的表现有可能都是不相同的,所以当出现不舒服症状的时候,首先要测量血压,依据血压低的不同程度,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低血压头晕还有可能出现、全身乏力、出汗、心悸等症状。
低血压为收缩压在90毫米汞柱以下,舒张压小于60毫米汞柱,低血压者可有头昏,也许具有一过性,还可以具有长期性,有急性与慢性之分。长期高血压病人中可伴有血压下降或升高现象,而这种变化在临床上称为持续性低血压。急性低血压病人,有可能出现头晕、全身乏力、出汗、心悸等症状。慢性低血压则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等不适。长时间站立位时,或存在着从卧位到站立的变化,或出现下蹲位转站,以上症状较为明显,甚至有晕倒的现象。急性低血压可见于多种原因的休克,急性心血管障碍等,表现头晕血压偏低浑身冷汗,烦燥不安,恶心呕吐等,严重时可发生意识障碍,甚至昏迷。在临床上,急性低血压通常是由于血管舒缩功能失调而产生,如血压升高或降低均可发生,建议积极治疗。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