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性发热

会员39774370 63 已回复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中枢性发热岁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未曾手术做过腰穿曾颅内感染进ICU一月有余(08年3月)至今卧床从08年4月开始经常高烧用过很多药物(包括抗菌消炎药类)也未见疗效直至08年6月转至中医院得于一老中医诊断为中枢神经性引发的高烧开以药方——龙心素胶囊服用一段时间后体温有所控制.但持续不长.若停药一段时间便又有所反复.现患者体温都是随着外界的温度变换而发生变化只要外界温度高患者体温必会发热通常在38℃~38.6℃之间一般多发生于下午四五点左右.请问龙心素胶囊这个药品的疗效长期服用会有什么副作用吗?除了“龙心素”还有其他的治疗方法吗?男性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中枢性发热
医生回答共2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孟梓若 外科
擅长:器官移植、性功能障碍、心血管外科
已帮助用户: 8073
问题分析:
我对此病也不擅长从资料里中找了有关的东西希望对你用帮助 中枢性发热是视前区-下丘脑-神经垂体体温调节中枢受到损伤后致产热和散热功能失调且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致.由于相应区域还存在内分泌调节中枢所以通常伴有内分泌和代谢紊乱.在本文所观察的病例中以急性脑血管病为主脑外伤者为脑挫伤伴血肿及颅骨骨折.发热并不在发病的当时而是之后.中医认为不论发病为外伤或内伤离经之血皆为淤血若不能及时消散郁阻于脑致神明受损则见神昏不知人;郁而化热闭阻于内则见发热;出血性中风者常见素体阴虚外伤者常伴气血损伤故其热常甚谓之为“壮热”.热伤阴津致无水行舟及神明主五脏六腑功能失调故见大便秘结.因其热非邪气外受正邪相争所致故不能以扶正驱邪之法治之.因此笔者以“急则治标实则泻之”为原则“活血通腑”为法以求淤血化高热清阴津存神明复.所用方中桃仁活血逐淤大黄苦寒荡涤除热亦助桃仁活血芒硝咸寒软坚去实.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桃仁有抗炎抗过敏镇痛溶血润肠的作用大黄有抗炎镇痛促进肠蠕动的作用及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细菌及某些革兰氏阴性细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原方不用桂枝因其证非伤寒之太阳病不解而致之蓄血证且恐有助热之嫌.胆南星石菖蒲有祛痰开窍之功天麻钩藤具平肝潜阳之效.综观上法一则退热见效快患者全身情况均见好转二则免去了“冬眠疗法”对意识状态观察的影响.
有用0
医生
擅长:甲亢、肿瘤科痛风
问题分析:
芒硝另包 先用冷水【泡20分钟 在煎服一日俩次人工冬眠疗法就在于减轻机体的过度应激反应使机体处于冬眠状态(如类似过冬的青蛙等动物)以降低代谢减轻细胞耗氧改善微循环免于细胞遭受严重损害为其原发病的治疗争取了时间提供了前题.这是人类医学及仿生物学共同研究的结果故而称谓人工冬眠疗法.(1)疗效判断:①病情稳定病人处于安静入睡状态呼吸心率血压及尿量正常.②高热得到控制.③休克好转收缩压稳定在12kPa(90mmHg)以上脉压>4kPa(30mmHg)心率<100次/分钟尿量>30ml/小时.④脑水肿患者不再抽搐呼吸平稳血压降至正常水平. (2)持续时间:经过12~24小时可减慢滴速让病人清醒或半清醒.如病情稳定观察12小时无反复可停用
有用0
相关问答

一般来说,脑出血中枢性发热的原因较多,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具体如下:
通常情况下,脑出血中枢性发热是由于神经核团受到刺激和破坏,身体出现无法调节体温的情况。建议患者出现这一症状时,及时就医,查明病因后对症治疗,以免耽误病情。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规律作息,保证睡眠质量,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张捷主任医师外科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已帮助用户:5
擅长:采用立体定向手术及脑深部电刺激等方法治疗帕金森病、特发性震颤、肌张力障碍、痉挛性斜颈、舞蹈症、脑性瘫痪、抽动秽语综合征等运动异常性疾病;采用定向手术和吗啡泵等治疗顽固性疼痛、癌性疼痛;采用微血管减压术及射频毁损术等治疗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采用定向手术进行大脑深部病变的活检及治疗等。

中枢性发热在发热的各种病因中较为少见,其表现及处置也与常见的各种感染性及其它原因引起的发热不同。因此临床上在确定中枢性发热时,应首先除外各种感染性、药物性及其它原因引起的发热。对于难以解释的中度体温升高不能轻易认为是中枢性发热。

廖张元副主任医师内科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脑供血不足、脑梗塞及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与治疗,侧重神经介入治疗

病情分析: 你好,出现发烧,可以用物理降温,如冰块冷敷,酒精擦浴,多喝水等,如果症状严重需要到医院检查治疗。

张建民医师内科福州社区医院已帮助用户:7763
擅长:消化系统/肝胆

病情分析: 是颅内感染导致的高热,容易损害脑部组织,需要及时的退热抗感染
意见建议:建议神经外科及时的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注意及时手术去除淤血,补充营养

胡建华医师外科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11712
擅长:骨科疾病,消化疾病

病情分析: 中枢性发热的治疗较为困难,首先应治疗原发病。如脑出血者应给予降颅压;蛛网膜下腔出血者在降颅压的同时给予止血药;恶性高热者停用麻醉药,给予硝苯呋海因治疗;
意见建议:神经安定剂恶性综合征者停用抗精神病药,治疗脱水和其它并发症,可试用溴隐停、肌松药硝苯呋海因及抗帕金森药治疗。因通常机体能耐受的体内温度为40.5℃,超过此温度时脑组织容易产生热损害,因此必须积极降温治疗。

王朝旺医生会员内科山东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73563
擅长:内科、上呼吸道感染、

问题分析:
我对此病也不擅长从资料里中找了有关的东西希望对你用帮助 中枢性发热是视前区-下丘脑-神经垂体体温调节中枢受到损伤后致产热和散热功能失调且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致.由于相应区域还存在内分泌调节中枢所以通常伴有内分泌和代谢紊乱.在本文所观察的病例中以急性脑血管病为主脑外伤者为脑挫伤伴血肿及颅骨骨折.发热并不在发病的当时而是之后.中医认为不论发病为外伤或内伤离经之血皆为淤血若不能及时消散郁阻于脑致神明受损则见神昏不知人;郁而化热闭阻于内则见发热;出血性中风者常见素体阴虚外伤者常伴气血损伤故其热常甚谓之为“壮热”.热伤阴津致无水行舟及神明主五脏六腑功能失调故见大便秘结.因其热非邪气外受正邪相争所致故不能以扶正驱邪之法治之.因此笔者以“急则治标实则泻之”为原则“活血通腑”为法以求淤血化高热清阴津存神明复.所用方中桃仁活血逐淤大黄苦寒荡涤除热亦助桃仁活血芒硝咸寒软坚去实.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桃仁有抗炎抗过敏镇痛溶血润肠的作用大黄有抗炎镇痛促进肠蠕动的作用及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细菌及某些革兰氏阴性细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原方不用桂枝因其证非伤寒之太阳病不解而致之蓄血证且恐有助热之嫌.胆南星石菖蒲有祛痰开窍之功天麻钩藤具平肝潜阳之效.综观上法一则退热见效快患者全身情况均见好转二则免去了“冬眠疗法”对意识状态观察的影响.

孟梓若外科已帮助用户:8073
擅长:器官移植、性功能障碍、心血管外科
专家问答 更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