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红红的,眼睛红红的,是上火了吗?该怎么办

会员33125728 29 已回复
脸红红的,眼睛红红的,是上火了吗?该怎么办
医生回答共3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张立香 医师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中医院内科 二级乙等
擅长:内科,尤其擅长胃炎等疾病
已帮助用户: 33425
问题分析:全身发抖, 1.过於激动: ‘吓’至全身发抖, ‘气’至全身发抖, ‘紧张’至全身发抖; 2.食物影响: 减肥药副作用,全身发抖 。缺钙,全身发抖 ;3.气温太低: 冻至全身发抖。
意见建议:建议:1、可以根据自身的近日经历和体质判断分析;2、建议你最好去医院做一个详细的检查,早诊断早进行针对性治疗。谢谢,再见。
有用0
关注
吴国旺 医师 梅州市梅县区第二人民医院外科 二级乙等
擅长:外科、尤其擅长骨折综合等疾病
已帮助用户: 80210
问题分析:你好 ,你现在的情况饮食要清淡的,是考虑上火所致的,多喝温开水的。
意见建议:建议你避免吃辛辣油腻的食物的,是可以吃板蓝根冲剂看看的,定期复查的。
有用0
关注
石求兵 医师 杭州金域医学检验内科
擅长:慢性浅表胃炎,慢性胃炎,慢支,COPD,心血管疾病...
已帮助用户: 70440
问题分析:你好,从描述的症状来看多考虑肝火旺盛导致眼睛红,多与个人情绪不良,熬夜等导致。另外面部红的原因多因为面部毛细血管扩张引起。
意见建议:每天检查用冷水洗面,日常生活饮食方面清淡些,少吃辛辣,油炸等食物。多吃些新鲜蔬菜,水果,每天用枸杞泡水喝,可以清肝火,养明目的效果,建议服用龙胆泻肝丸。
有用0
相关问答

长时间在日光下进行照射,会使面部看起来发红。角质层过薄或者毛细血管扩张所导致的。如果同时出现了发痒的症状,考虑是过敏,要停止使用所有护肤品,到医院进行检查,隔离过敏原。

陈瑶副主任医师儿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各种新生儿期疾病:如早产儿、新生儿肺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颅内出血等,以及婴幼儿期疾病:如支气管肺炎、小儿腹泻病、婴儿肝炎综合征等,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早产儿(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及危重新生儿的救治。

目前症状主要考虑还是皮肤过于敏感,皮肤有轻度的过敏导致出现的症状,可以适当的进行皮肤过敏原的检测。考虑面部毛细血管扩张,这需要改善血流循环,增强毛细血管的弹性。平时多吃水果、蔬菜;少吃辛辣的食品。

陈瑶副主任医师儿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各种新生儿期疾病:如早产儿、新生儿肺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颅内出血等,以及婴幼儿期疾病:如支气管肺炎、小儿腹泻病、婴儿肝炎综合征等,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早产儿(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及危重新生儿的救治。

与积食并没有直接关系,有可能会出现感冒或者睡觉压到,室内外温差大等原因导致,一般问题不大的,尽量多喝水,可以再继续观察一下。宝宝脸红一般不是积食引起的哦。脸红有可能是因为宝宝穿的太多,或者是屋里室温过高所导致的。积食一般表现为舌苔过白或者是拍儿嘴里有一些口臭。平时在晚间不要让孩子吃得太多,平时一定要让孩子多喝些水。

陈瑶副主任医师儿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各种新生儿期疾病:如早产儿、新生儿肺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颅内出血等,以及婴幼儿期疾病:如支气管肺炎、小儿腹泻病、婴儿肝炎综合征等,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早产儿(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及危重新生儿的救治。

小宝宝出现脸蛋红扑扑的,是属于正常的,病理因素就是由于感冒发烧。应该给宝宝测量体温,观察一下精神状态是否正常。如果各项指标都在正常参考范围之内大小便正常的情况下,不需要担心和治疗的。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一般情况下,宝宝脸红不一定是积食,也可能是天气炎热、剧烈运动等原因导致的。具体内容如下:
1.是积食:如果宝宝脸红,同时伴有腹胀、食欲差、口臭、舌苔厚、大便有酸臭味、手心脚心发热等症状,可能是积食了。
2.不是积食:如果宝宝脸红,但是没有腹胀、食欲差等症状,则可能是天气炎热、剧烈运动等原因导致的脸红,并不是积食。

卢成瑜主任医师儿科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急慢性咳嗽、喘息性疾病、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治以及儿童营养、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诊治

胎热应该是患者怀孕期间饮食的不注意,应该是吃了辛辣食物和热的食物,才会眼睛浮肿而且脸红红的,注意饮食清淡一点,也要注意宝宝的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别吃太补的食物。但是营养的均衡还是要注意的。

王凤英主任医师妇产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高危妊娠、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宫内生长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