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肌酸肌酶为287.30,载脂蛋白A1为1.62,高密度脂...

会员2 35 已回复
体检肌酸肌酶为287.30,载脂蛋白A1为1.62,高密度脂蛋白HDL-C为1.97,以上三个指标均偏高,对人体影响有多大?平常要注意些什么呢?谢谢!
医生回答共2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成瑞钧 副主任医师 河北省
擅长:内科,尤其心内科冠心病、高血压病、血栓性疾病
已帮助用户: 294
这些轻微增高没有临床意义,无需担心和治疗。肌酸激酶(CK)[心肌功能检查]

【正常参考值】2-200U/L

【临床意义】
1、心血管疾病: 血清CK活性测定被认为是诊断AMI较好的血清酶,对心肌梗死诊断具有以下特点:
(1) 能早期诊断: 约78%患者于心肌梗死发作后4-6h开始升高,100%病人于24h左右达峰值,2-3d恢复正常。
(2) 诊断效率高: 阳性率95%,接近于S-T段异常,高于Q波异常.有些心电图不易诊断的心肌梗死(如心内膜下梗死、合并右束支传导阻滞、多发性小灶性坏死、再发性心肌梗死等)CK多数升高。
(3) 特异性强: 骨骼肌和心肌CK含量高,脑有少量,其它组织含量甚少,肝内未发现CK。心脏疾患伴肝瘀血或肝损伤时,ALT、AST、LDH往往升高,而CK无变化。心绞痛、陈旧性心肌梗死、室壁瘤时血清CK一般正常,而AMI则明显升高,可高达正常上限的10-20倍,且不受肝病及标本溶血的影响。
(4) 判断梗死部位、面积及预后: CK总活力与心肌梗死区的定位、面积及预后有关。酶活力极高见于心前壁、前侧壁梗死,而后壁、后侧壁、前间壁梗死次之,心内膜下梗死者最低。心肌梗死面积与CK总活力成正比,梗死面积越大,酶活性越高。CK短时间内升高者表示梗死面积无扩展;持续升高者表示梗死范围大,反复升高者表示梗死扩展。AMI发生休克者比无休克者酶活力高约5倍。合并室性心律失常者80%酶活力高于正常上限5倍以上。CK总活力极高者死亡率较高,发病后CK仍不下降者预后差。
(5) 作为溶栓后再灌注后的指标: 当AMI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时,溶栓再灌注后,心肌损伤释放的酶迅速入血,血清CK峰值提前,多在治疗开始后9.3±5.5h达峰值;冠脉持续未通者,CK峰值则在22.5±7.2h出现。在溶栓治疗后CK值提前出现,其预测冠脉再灌注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4%和95%。若结合抬高的ST段降低≥50%及治疗后90min内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则敏感性为100%,特异性90%,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和100%。在发病后1-3天,CK值在100-356IU/L,阳性率为100%,特异性强,酶活性上升速度与病变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因此可判断预后。由于血中CK半衰期短,消失快,故CK对AMI后期诊断价值不大,又因其它疾病(如骨骼损伤,进行性肌萎缩等)血清CK也可升高,应予以鉴别。
急性病毒性或风湿性心肌炎时,CK总活性轻、中度升高,可高达正常上限的5倍。治疗后随病情好转酶活性下降,至第6天降至正常。心肌酶谱测定有助于急性心肌炎和急性心肌梗死的鉴别。急性心肌炎时,血清CK、AST、LDH变化幅度较大,几乎同时升降;而AMI时AST和LDH上升较晚,下降也迟。动态监测酶活性变化可判断病情、疗效和预后。
急性或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压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心衰性肝瘀血、心肌病等患者CK总活力正常,监测CK的变化,可鉴别是否已并发心肌梗死。
2、神经肌肉系统疾病: 因骨骼肌中富含CK,故各型肌营养不良均可引起血清CK活力升高。其中假性肥大型肌营养不良患者CK活力升高最为显著,酶活力越高,诊断越准确。
70%皮肌炎患者血清CK活力升高,其程度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但与病程无关。
各种非营养性肌炎患者血清CK水平一般在正常值的5倍以下,与遗传有关的其它肌病,如先天性肌营养不良和眼、咽肌营养不良患者,其血清CK活力为正常值4倍。
3、神经系统疾病
在脑膜炎、脑炎、肝豆状核变性、急性精神病、巴比妥或外源性毒物中毒后可使血清CK活性升高。
4、其它
甲状腺能影响肌细胞对CK的通透性。多数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血清CK活力升高,酶活力可与蛋白结合碘量成相反关系,当甲状腺素正常后酶活力可降至正常水平。甲状腺功能亢进者则血清CK活力降低。
肢端肥大症患者血清CK活力轻度升高,约为正常值的2倍
机械性损伤、术后血清CK、ALT、LDH、AST均可升高。以CK活升高最常见,但酶活性升高与肌肉损伤程度无关。
麻醉也可使CK活力升高,其增加程度与麻醉时间有关,应用氟烷或琥珀酰胆碱时尤为明显。肌肉注射也可使CK活力增高,以儿童多见。
运动时,CK、ALT、LDH、AST活力均可升高,以CK升高最常见,酶活力升高程度取决于运动的剧烈程度及个体对运动量的耐受状况。

有用0
关注
李莉 医师 个人诊所妇产科
擅长:妇科疾病
已帮助用户: 133077
你好,肌酸激酶增高。在心肌或骨骼肌受损时,此酶会增高,但您无相应的病史和症状,体检前有较剧烈的运动此酶也会增高。

有用0
相关问答

c反应蛋白是急性期反应蛋白,身高通常代表患者处于应激急性期,常见升高的原因有剧烈活动,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等病原体感染。通常病毒感染c反应蛋白应该在小于20的范围以内。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吃维生素c不会发生过敏的,因为很少有人会对维生素c过敏,如果是担心过敏,可以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水果,就是很安全的,也可以吃维生素c片剂,也很少发生过敏的。

张文娟主任医师皮肤科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银屑病、扁平苔藓、老年瘙痒病、掌跖脓疱病、真菌病、皮肤疑难病、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皮肤病

颈椎膨出,出现四肢感觉运动异常,是压迫神经引起的,需要手术解除神经压迫,才能改善。疼痛较重可以通过口服非甾体类的药物和用热敷来进行治疗的,手术治疗之后一定要适当地进行一些康复锻炼,平时一定要避免长期玩手机、看电视的。

张博副主任医师外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擅长全膝关节、全髋关节置换术,交叉韧带重建及肩袖修补等IV级关节镜手术

是在机体受到感染或组织损伤时血浆中一些急剧上升的蛋白质,激活补体和加强吞噬细胞的吞噬而起调理作用,清除入侵机体的病原微生物和损伤,坏死,凋亡的组织细胞。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C反应蛋白高说明有机体有炎症、感染、创伤、肿瘤,甚至心血管疾病等。上世纪40年代,肺炎链球菌的细胞壁上C多糖体内有一种蛋白可以跟C多糖相结合、相反应,故称为C-反应蛋白又称为急性时相蛋白。

潘永源主任医师内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糖尿病 甲亢 甲减 妊娠糖尿病 高血压 骨质疏松 高尿酸血症 肥胖 更年期综合征

多见于机体免疫系统病变,建议至医院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病情,针对性治疗处理。生活中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加强营养增加抵抗力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明确病因病情针对性治疗处理,避免错过治疗时期。

潘永源主任医师内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糖尿病 甲亢 甲减 妊娠糖尿病 高血压 骨质疏松 高尿酸血症 肥胖 更年期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