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属于大三阳,病毒高吃的是乙肝清热解毒胶囊

会员1730465 19-29 已回复
请求帮助
医生回答共4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李静静 医师 乐至县人民医院内科 二级甲等
擅长:内科疾病,心脏病
已帮助用户: 145612
你好,病毒高需要用西药治疗,用抗病毒药物效果很好
有用0
关注
王勇林 齐河县潘店医院内科 一级甲等
擅长:内科,尤其擅长肺炎等疾病
已帮助用户: 54056
你好:
目前被专家公认的乙肝抗病毒药物一共两大类,共五种,分别是干扰素类(普通干扰素、长效干扰素)和核苷类(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恩替卡韦),建议具体结合临床医生应用。
有用0
关注
任立存 威县贺营乡赵庄卫生室儿科 一级丙等
擅长:中耳炎、鼻息肉、结膜炎
已帮助用户: 626588
朋友你好,你这情况可考虑抗病毒治疗,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干扰素、拉米呋定、阿德福韦等等。
有用0
狄绍民 副主任医师 传染科
擅长:自免肝、肝硬化、肝癌、乙肝、丙肝、药物性肝病等
已帮助用户: 81573
问题分析:你好,你说的乙肝清热解毒胶囊和中药叶下珠这种药倒是经常用于乙肝的治疗,其虽然没有明显的毒性,但是都属于清热解毒、苦寒的药物,长期服用的话,肯定会造成脾胃的损伤,影响到脾胃的运化功能。,不建议用药
意见建议:另外,既然病毒太多,就说明病毒处于复制期,可能具有传染性,建议最好还是能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
有用0
相关问答

大多数的乙肝大三阳都属于高水平,需要根据病人的肝功能和肝脏的形态特征来判断,判断是否要进行治疗和治疗。
肝功能和肝组织都是健康的,一般不需服用任何的药物,只要注意适当的睡眠,按时复查即可,不能过度疲劳,不能吸烟,不能饮酒。如果患有大三阳的患者存在高的病毒,并且有肝功能的不典型,或肝的形态结构有问题,那么就要进行抗病毒的药物。
抗病毒的药物有两种,分别是干扰素的抗病毒疗法和口服的核苷类药物。干扰素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干扰素进行抗病毒的药物。

赵金秋副主任医师传染科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擅长各种病毒性肝炎与非感染性肝病;不明原因发热等感染性疾病,特别是对慢乙肝及晚期肝硬化造诣颇深!长期进行急慢性肝病的基础及临床研究

区分肝炎和携带者的指标是肝功能,如果肝功能正常,那么不是肝炎,为携带者,如果肝功能不正常,那么是肝炎了。乙肝大三阳,如果肝功能正常,无需治疗,只需定期复查腹部彩超、乙肝DNA、乙肝五项、肝功能、甲胎蛋白,如果正常,无需治疗,需注意休息,勿熬夜、劳累、饮酒等。

赵金秋副主任医师传染科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擅长各种病毒性肝炎与非感染性肝病;不明原因发热等感染性疾病,特别是对慢乙肝及晚期肝硬化造诣颇深!长期进行急慢性肝病的基础及临床研究

可以。得了乙型肝炎饮食调理和休息很重要,给患者介绍一些饮食宜忌供参考:首先科学饮食、充足睡眠,忌饮白酒、不能过劳。多摄取优质蛋白,食物中蛋白质的一种极为重要的生理功能是维持人体组织生长、更新和修复的需要。

蒋卫民主任医师传染科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发热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疑似寄生虫等疾病的诊治。

乙肝大三阳是指乙肝五项中表面抗原阳性、E抗原阳性、核心抗体阳性,这就叫乙肝大三阳。乙肝大三阳提示是一种乙肝的感染状态,但是并不能提示病情的轻与重。因此有很多的乙肝大三阳的人病情是稳定的,也就是虽然感染的乙肝病毒,但是肝功正常,既没有肝脏炎症活动,也没有纤维化的进展。那么这类人就不用药,他只需要定期复查,平时也要注意要戒酒,以免加重肝脏的负担,采用低脂饮食。

赵金秋副主任医师传染科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擅长各种病毒性肝炎与非感染性肝病;不明原因发热等感染性疾病,特别是对慢乙肝及晚期肝硬化造诣颇深!长期进行急慢性肝病的基础及临床研究

乙肝病毒携带大三阳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如果不给予治疗,这会对肝脏造成持续性的损害,不仅可以造成肝硬化、肝功衰竭,还有可能引起原发性肝癌的形成,这都是非常严重的病变,都可以造成病人的死亡。

赵金秋副主任医师传染科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擅长各种病毒性肝炎与非感染性肝病;不明原因发热等感染性疾病,特别是对慢乙肝及晚期肝硬化造诣颇深!长期进行急慢性肝病的基础及临床研究

乙肝病毒携带者,好多都没有什么症状,而且肝功能检查以及乙肝病毒DNA数量检测都是正常的,所以不需要太多担心了。不过平常乙肝病毒携带者必须要保持一个比较好的心态,在饮食上要多加注意,同时要经常进行实验室的相关检查,保持一个较为稳定的状态。不会影响正常的寿命的,只要肝功能正常就不必担心。

赵金秋副主任医师传染科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擅长各种病毒性肝炎与非感染性肝病;不明原因发热等感染性疾病,特别是对慢乙肝及晚期肝硬化造诣颇深!长期进行急慢性肝病的基础及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