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状血管瘤需要做体格检查、CT检查、核磁共振检查、多普勒检查、血管造影检查等。海绵状血管做体格检查主要是判断海绵状血管瘤的大致的位置。做CT检查主要是为了对于海绵状血管瘤的准确定位,而核磁共振检查是为了更清晰的了解血管瘤病变的位置、范围、边界和及组织结构的分布。多普勒检查主要是为了看血液的流动情况,而血管造影检查主要是为了判断肿瘤的范围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指导意见:你好,血管瘤的发病原因是在毛细血管网络形成期发育停滞或有血管腔未联通而残留,即形成了临床上最常见的毛细血管瘤,残留原始血管存在于皮肤即为草莓状血管瘤;残留于皮下组织、肌肉等深部组织即成为海绵状血管瘤。
问题分析:血管瘤多是不容易自行消退的,出现肿大那多是考虑进行激光手术治疗的
意见建议:或是结合硬化剂多次逐渐帮助淡化治疗的,以及需要注意术后局部护理的,预防感染的
问题分析:海绵状血管瘤几乎全身任何部位都可以发生,以四肢、面颈部、躯干较常见,骨骼、肝、脾、胃肠和其他内脏易可生长海绵状血管瘤。
意见建议:治疗:手术切除;冷冻治疗;放 射与同位素治疗;硬化剂治疗;介入治疗;中医辨证治疗。
指导意见: 1.颅骨X线平片主要表现占位附近骨质破坏,无骨质增生现象可有中颅窝底骨质吸收、蝶鞍扩大岩骨尖骨质吸收和内听道扩大等也可有高颅压征象。8%~10%的病灶有钙化点常见于脑内病灶。
2.CT扫描诊断海绵状血管瘤的敏感性为70%~100%,但特异性小于50%影像表现为富含血管的占位征象脑外病灶平扫时呈边界清晰的圆形或椭圆形等密度或高密度影注射对比剂后病灶有轻度增强周围无水肿如病灶有出血可看到高密度影像。脑内病变多显示边界清楚的不均匀高密度区常有钙化斑,注射对比剂后轻度增强或不增强CT骨窗像可以显示病灶周围骨质破坏的情况。
3.MRI扫描MRI检查是诊断海绵状血管瘤的特异性方法与病理符合率达80%~100%。在MRIT1和T2加权图像上海绵状血管瘤表现为中央呈网状混杂信号的核心(不同时期出血及其产物)周围为低信号环(含铁血黄素沉着)注射造影剂后不强化或有轻度强化。新近出血者病灶周围脑组织可有水肿。
4.脑血管造影多表现为无特征的乏血管病变,在动脉相很少能见到供血动脉和病理血管;在静脉相或窦相可见病灶部分染色海绵状血管瘤为富含血管的病变,在脑血管造影上不显影的原因可能为供血动脉太细或已有栓塞病灶内血管太大、血流缓慢使造影剂被稀释因此晚期静脉相有密集的静脉池和局部病灶染色是此病的两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