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动过缓的医治

会员1290514 72 已回复
我父亲今年72岁,有高血压、心脑动脉硬化病史,以前有抽烟嗜好(已戒除3年之久)。几年前因心脏疾病住院治疗,之后心率维持在44-48次左右(晚间偏低)。最近突感胸闷胸痛,经医院诊断:心率每分钟41次、窦性心律过缓、心电軸轻度左偏、异常心电图前侧壁?改变。现除输液外,服用542片、阿司匹林、心宝,效果不很理想。
请教一下:这种心率过缓的现象一般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像我父亲这样的情况目前是否急需安装心脏起搏器?除此之外,在有何比较有效的保守治疗手段?
谢谢!
医生回答共3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张旭 江西二级甲等医院内科
擅长:消化内科,肝病科,妇产科
你好!也可以服用阿托品或是654-2等。应查是否有传导阻滞有的话可以考虑 起搏器。
有用0
关注
刘业娟 个体医院内科
擅长:内科、消化内科
已帮助用户: 210631
你这情况只要没有明显不适症状就可不用用药的,积极控制血压就行。
有用0
相关问答

心动过缓是指成人每分钟的心跳频率低于60次。中医称为迟脉,认为其病机是由于心肾阳虚导致,可通过以下方法治疗,生活中适当饮茶、喝咖啡,促使阳气生发,积极锻炼,以温阳益肾、振奋心阳。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一般情况下,心动过缓的危害有影响心功能、意外受伤等,具体内容如下:
1.影响心功能:如果患者出现了心动过缓的情况,多有乏力、胸闷、气促等不适症状,患者心脏的泵血功能也可能会受到影响,可能会出现心肌缺血的情况,此时,患者的心功能可能会受到影响。
2.意外受伤:如果患者并未对心动过缓的病史引起重视,未及时进行干预或治疗,在病情比较严重时,患者可能会出现眼前发黑、视物模糊等症状,这可能导致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出现意外受伤的情况。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心动过缓主要处理原则为观察病症程度和病因,若排除窦性心动过缓病因,病人心率就会自然而然地恢复正常。
另外,对于已经出现了心动过缓的病人也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进行纠正。日常生活中,应重视某些诱发因素的影响,如果注意加强休息、忌熬夜、心情紧张、戒除烟酒等,可在饮食方面加强营养,食用大枣粥、莲子粥、薏米粥之类。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有心动过慢的患者可以口服氨氯地平、缬沙坦、氨氯地平等;禁止使用美托洛尔、利血平等。
如果伴有心跳过缓的高血压患者,可以口服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药,如苯磺酸氨氯地平、硝苯地平缓释片、苯磺酸铵氯地平等,具有抑制血压、活化交感神经、反射性加速等功效。还可以口服坎替沙坦、缬沙坦、依那普利等,能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但并不会引起心动过慢的症状。以上药物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不能盲目用药,以免加重病情。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心动过缓患者首先要到医院做相关检查,包括动态心电图检查、窦房结功能测定、阿托品试验等。
评估患者是否存在窦房结功能损害及心脏骤停。然后根据患者平时是否出现头晕,晕厥,乏力等症状来判断是否需要使用起搏器。若是患者有治疗指征,通常需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平时注意注意休养,减少对身体的刺激,同时还需注意养成规律的生活作息。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甲减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低甲状腺激素血症.表现为易疲劳,怕冷,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食欲不振,腹胀,月经不调,肌肉痉挛等.严重的会导致心肌损伤,心动过缓。甲减主要是因为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分泌降低,导致身体新陈代谢迟缓。甲减的病人,由于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降低,会导致心脏的代谢迟缓,体内有可能会产生水钠潴留,体内的水分过多,会加重心脏的负担。还有就是血脂升高,这种情况会影响到心脏,从而导致心跳过缓。

孙香兰副主任医师内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分泌常见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