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控制标准,通常情况下,都会针对不同群体,所设标准不一。比如,是一个高血糖患者,就需要对糖化血红蛋白进行严格控制。通常对普通人群来说,需要将糖化血红蛋白保持在允许的范围内。如果的糖化蛋白质控制得不好,就会出现并发症。如果预期寿命很低,还有其它几种严重疾病,是糖化血红蛋白,可以放宽到7.5mmol/L,甚至可放宽至7.8mmol·L-1。如果患有高血压或者高血脂,那么糖化血红蛋白就需要降低。如果用年轻人,其寿命相对较长,那么此时,糖化血红蛋白应控制在6.5mmol/L之内。如果的预期寿命比实际寿命要低,那就说明的糖代谢紊乱程度比较严重了。因此,在实际工作中,糖尿病是可以控制的,往往以糖化血红蛋白为控制对象。当然这个方法并没有绝对有效,但是如果能知道了的糖化蛋白质水平,就不会觉得太困难了。但是,相应空腹血糖与餐后血糖之间,往往还制定了若干目标。那么,如果血糖长期处于这样的状态,那么就需要进行干预了。由于临床上,糖化血红蛋白不常检测,它仅能对最近3个月内一次血糖情况作出反应,如果血糖急性变化时,其反应较慢,因此经常通过对血糖的监控来进行,一起来看看血糖是否得到控制。那么什么叫血糖的控制?那么谈到血糖控制问题,糖尿病通常要求空腹血糖控制在4.2~7.2mmol/L,饭后血糖控制在4.2~10mmol/L这一水平即可。
糖尿病餐后血糖标准通常是小于7.8mmol/L。
糖尿病患者的餐后血糖要考虑到其年龄、是否存在心脑血管并发症等因素。比如,对于年轻人,或是没有心脏病的中年人,在饭后两个小时内,一定要把血糖控制在7.8mmol/L以下,比如6-7.8mmol/L,而对于已经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来说,比如脑梗、陈旧性的心肌梗死等,血糖的控制要适当的放宽,比如空腹血糖在8mmol/L,餐后2个小时的血糖应该是10mmol/L。患者要定期检测血糖,平时要避免进食高糖食物。
正常成人空腹血糖参考范围由于方法不同而不同,正常参考范围小于7干化学法,正常参考范围3.33至6.11葡萄糖氧化酶法。正常人餐后血糖不超过11.1。孕期时,对血糖控制的正常参考范围严格些,空腹血糖不超过5.1,餐后血糖不超过10。
妊娠糖尿病血糖控制标准是空腹血糖在3.3mmol/L-5.3mmol/L之间、餐后2小时小于6.7mmol/L、餐后1小时小于7.8mmol/L。妊娠糖尿病需要控制饮食,多食新鲜蔬菜,适当在两餐之间吃水果,少吃多餐,避免暴饮暴食,适当增加运动量,定期复查血糖。
患者应该控制餐前及餐后2小时的血糖,分别为5.3和6.7,夜间不低于3.3,妊娠期糖化血红蛋白百分之5.5。一旦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开始营养治疗,需要对血糖水平进行监测,以确定血糖控制已经建立。每天四次,分别是一次空腹和三次餐后。
二型糖尿病的血糖控制标准需根据年龄而定,年龄在60岁以内,要求病人的空腹血糖在5.6mmol/L以内,餐后2小时在7.8mmol/L以内,年龄在60-70岁之间,空腹血糖在6mmol/L左右,餐后两小时血糖控制在8mmol/L左右,年龄越高,血糖控制指征相对较宽,如病人的生存时间较短,只要不出现高渗性昏迷或低血糖,空腹不超过10mmol/L,餐后血糖不超过13mmol/L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