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人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会员8269801 已回复
高血压病人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医生回答共1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吕志勤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科 三级甲等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
一般来说,高血压病人的注意事项有以下情况。具体分析如下:
一、合理的饮食结构,有必要调整自己饮食结构,饮食方面要多吃富含钾的食物,多食用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二,要注重锻炼。如进行慢跑、游泳等活动帮助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增强体质。
三,要避免吸烟和喝酒,吸烟会刺激中枢神经或交感神经,引起心跳加速,引起血压上升,不利于疾病的好转。
有用0
相关问答

一般来说,高血压病人的注意事项有以下情况。具体分析如下:
一、合理的饮食结构,有必要调整自己饮食结构,饮食方面要多吃富含钾的食物,多食用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二,要注重锻炼。如进行慢跑、游泳等活动帮助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增强体质。
三,要避免吸烟和喝酒,吸烟会刺激中枢神经或交感神经,引起心跳加速,引起血压上升,不利于疾病的好转。

吕志勤主任医师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

高血压分级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第一级高血压,收缩压为140~159毫米汞柱、舒张压为90~99毫米汞柱。高血压二级,收缩压在160~179毫米汞柱,舒张压在100~109毫米汞。高血压三级,收缩压大于等于180毫米汞柱,舒张压超过或等于110毫米汞柱时,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时,最重要的是这一次超过或等于140毫米汞柱时舒张压正常。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高血压的常见症状有头痛、眩晕、耳鸣、心悸、气短、失眠、肢体麻木等。高血压需要坚持长期吃药,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要熬夜,低盐低脂饮食。同时放松心情,避免情绪激动,适当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高血压病的常规检查通常有血常规、X线检查、心电图等。
1、血常规:正常情况下,红细胞、血红蛋白正常,但急进型高血压是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同时还伴有畸形的红细胞,Coombs试验阴性。血红蛋白过高会导致血液粘稠度增高,容易出现血栓、左心室肥大等并发症。
2、X线检查:如果患有高血压,可能出现左心室变大的情况,如果发生全心衰竭,还可能出现左右心室都会变大的情况。该现象一般可以通过X线检查发现。
3、心电图:如果存在左心室肥大的情况,或伴有劳损,心电图通常会提示左心室肥大。
确诊高血压后,患者要积极治疗,按时按量服用降压药,切忌过度焦虑和剧烈运动。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已诊断为高血压病者,要注意以下几点。
1、健康指导是要改变过去不良生后习惯,避免辛辣饮食,并且避免过量摄取脂肪饱和酸,使其饮食清淡,低脂、低盐饮食,适当从事、健康运动、不熬夜、不抽烟、不饮酒。
2、就是对高血压患者来说,应该注意保持正常的心理状态,保持良好的心态。高血压病人生活习惯的改变,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血压控制。如果患者没有达到理想效果,那么就可以通过一些简单有效的方法来降低血压。控制血压已需降压药物,用药时,做好血压的自我监测工作,自我管理良好的血压值。
3、还要注意用药方法,如果有一些问题没有处理好,就会造成不良后果,比如血压升高了,还会引起其他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针对患者不同血压,用不同降压药物治疗,一定的引导是不可以随时停用的,是要更改,用药的计划应该去医院,请医生修改计划。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高血压病人的护理,在饮食上尽可能减少食用盐,用盐的时候最好用定量的盐勺、盐罐,减少味精、酱油等含钠盐调味品的用量,习惯过咸食物的患者,为了满足口感的需要,可以在炒菜的过程中放些醋、葱、姜,提高菜肴的鲜香味。选择含钾的食品有助于降低血压,蔬菜、水果中就有钾的存在,比如土豆、西红柿、豆类、香蕉、红枣等。在炒菜的过程中要改变放盐的时间,最好是在出锅的时候放盐,用盐能够减少1/3-2/3。如果肾功能没有问题,可以用低钠高钾盐代替普通的食盐。还有以下几点:
1、根据患者血压情况,合理安排休息和活动,保证充足睡眠,服药后注意预防体位性低血压。
2、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预防高血压危象的发生。
3、遵医嘱给予降压治疗,注意观察降压药的疗效和副作用。
4、注意保持大便通畅,即排便时用力。
5、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高血压脑病患者应遵循相关疾病的常规护理。
6、给予心理关怀,保持情绪稳定。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