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骨骨折怎么锻炼

会员11924061 已回复
锁骨骨折怎么锻炼
医生回答共1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刘凤岐 主任医师 北京友谊医院外科 三级甲等
擅长:足踝外科,足跟痛、脚掌疼、拇外翻、平足等等。
如果是锁骨骨折的患者,如果要进行运动,可以在锁骨断裂处有明显的骨痂生长,并保持一定的稳定性。
因为患者长期不运动会导致肩部的运动,因此在后期的运动中,可以通过运动来提高肩部的运动,使患者的身体机能得到恢复。运动方式:在进行热敷之后继续运动,这样有助于功能的康复,运动中可以多进行一些触壁攀高运动来提高肩部的运动。也可以做单杠,不过不能做得很激烈,要逐步进行,这样才能促进关节的运动。用力过度,会对关节造成伤害。正常人的肩部活动度可以采用以上的方法来进行。
有用0
相关问答

如果是锁骨骨折的患者,如果要进行运动,可以在锁骨断裂处有明显的骨痂生长,并保持一定的稳定性。
因为患者长期不运动会导致肩部的运动,因此在后期的运动中,可以通过运动来提高肩部的运动,使患者的身体机能得到恢复。运动方式:在进行热敷之后继续运动,这样有助于功能的康复,运动中可以多进行一些触壁攀高运动来提高肩部的运动。也可以做单杠,不过不能做得很激烈,要逐步进行,这样才能促进关节的运动。用力过度,会对关节造成伤害。正常人的肩部活动度可以采用以上的方法来进行。

刘凤岐主任医师外科北京友谊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足踝外科,足跟痛、脚掌疼、拇外翻、平足等等。

在进行功能训练之前,要做一些关于锁骨骨折患者的功能训练,因为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如果长期不运动,就会导致患者肩部肌肉僵直,术后可以进行运动,以使患者的关节活动性得到改善。
通常在1~2周后开始做肩关节的运动,这个阶段大多数患者恢复的比较好,会出现很多的伤疤,可以进行抬肩的功能训练。可以通过让患者做一些练习,比如让患者做一些简单的运动,比如扶墙、爬高等运动来提高肩部的运动能力,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只要通过艰苦的运动,就能迅速地恢复到原来的水平。

刘凤岐主任医师外科北京友谊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足踝外科,足跟痛、脚掌疼、拇外翻、平足等等。

锁骨骨折术后多久可进行功能锻炼,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具体分析如下:
1.3-4周:如果患者锁骨骨折,骨折的情况比较轻微,患者体质也比较好,经过规范治疗后,护理得很好,这种情况一般锁骨骨折术后3-4周能下地走路。
2.4-6周:如果患者锁骨骨折,骨折的情况比较严重,患者体质也比较差,经过规范治疗后,护理得不好,这种情况一般锁骨骨折术后4-6周才能下地走路。

刘凤岐主任医师外科北京友谊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足踝外科,足跟痛、脚掌疼、拇外翻、平足等等。

小儿锁骨骨折可以通过保守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进行治疗。
小儿锁骨骨折一般有两种治疗方式,分别是非手术和外科治疗。一般情况下,如果部位比较好,可以采用保守疗法。保守治疗无效的话,可以考虑做外科手术。大多数情况下,可以采取保守治疗,以促进骨折愈合,通常采用手法复位,复位成功后可以采取保守治疗。锁骨骨折碎裂严重,骨块扎破了皮肤,要及时进行手术。可以在外科手术中采用钢板或克氏针进行内固定。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小儿锁骨骨折一般3个月左右即可痊愈。宝宝骨折后需要静养,具体取决于孩子的体质和愈合能力。宝宝天性好动,容易造成骨折部位错位,平时要特别注意护理,避免对宝宝造成二次伤害。儿童锁骨骨折是比较常见的,但是儿童锁骨骨折愈合比较快,这是因为儿童骨骼生长快。对于年龄较大的孩子,如7-14岁,锁骨骨折愈合较慢,4-6周左右即可恢复。3岁以下的儿童锁骨骨折愈合比较快,一般在2-4周内即可痊愈。因为孩子越年轻,骨骼生长能力越强,骨膜越厚,生长速度也就越快。成人锁骨骨折至少要2个月以上才能达到临床愈合,一般需要3个月左右才能完全愈合。孩子锁骨骨折大概两个月左右就会愈合,小孩子在两岁以内2-3周左右就会痊愈,但是完全痊愈可能需要1-2周。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儿童锁骨骨折通常不必过于担忧,使孩子自己痊愈即可,如果发生错位等,可通过物理治疗辅助塑形、复位。
人类的锁骨是"S"形状的,是连接上肢与躯干之间的唯一骨性支架,位于皮下表浅,受外力作用时很容易发生骨折。在临床中常用石膏或绷带固定,这样能够起到很好地保护作用。但是如果骨折的断端刺了血管和其他重要组织,修复需采用手术治疗,有时需固定骨折侧手臂,使创面愈合。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