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脚后跟疼痛

会员1115513 38 已回复
受凉比较严重
医生回答共1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任立存 威县贺营乡赵庄卫生室儿科 一级丙等
擅长:中耳炎、鼻息肉、结膜炎
已帮助用户: 626588
足跟痛是常见的疾病,虽然从表面上看既不红也不肿,但当站立或行走时都会感到疼痛,给行走带来了极大不便,其疼痛的原因大部分是因腱膜受伤后,局部创伤性炎症所致,少数因跟骨骨刺引起,中医认为病因有:(1)肝肾亏损,肾藏精,主骨,肝藏血,主筋,肾精充足,肝血盈满,则筋骨强健,关节活动自如;足少阴肾经从足小趾下面开始,斜走足心,沿足跟部上行,其主干入肺部,其支脉与手厥阴心包经相接。因此,足跟部与肾经相关,人到中年,肾精始亏,肝血欠盈,肝肾精血不足,致筋骨失养,久而久之,易致足跟痛。(2)感受外邪,久居湿地,常涉水湿,寒邪入侵,风寒湿邪侵入经络,气血运行不畅,致卫阳不固,经气不利,导致足跟痛。因此足部保温十分重要。(3)慢性劳损,常年从事久立工作,损伤元气,致使气血运行不畅,瘀血阻滞,从而使骨骼营养障碍,跟骨部受损,因而产生疼痛。(4)跌、挫伤,由于暴力外伤,跟部或跟部用力过度,损伤筋脉,致使气血瘀滞不通而引起跟部疼痛。现将其家庭的防护治疗简述如下。(1)热敷:热水浴足是一种简单且易行的方法,它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除无菌性炎症反应,减轻足部的疼痛。(2)足部加垫:可以采取的方法有:①开窗法:即在较厚的(海绵或毡子塑料泡沫均可)鞋垫与跟骨痛相应部位剪成空洞,大小随疼痛范围而定。②垫高法:在足下痛点相应部位用绵花或旧布、毛巾等垫高鞋垫5~10mm,对跟下滑囊炎有持续挤压按摩作用,促使局部炎症扩散。(3)研磨法:脚踩圆球形(玻璃或钢铁,木材,胶制均可)直径2~3cm。踩在跟痛点(脱鞋踩)流动研磨,每天2次,每次10min。(4)滚动法:将圆木棒或铁棒踏在脚跟下,在地上前后流动,可以按摩全足部软组织,对腱膜炎、跟下囊炎和脂肪垫炎都很有效。每日1~2次,每次10min。
有用0
相关问答

脚后跟痛会由于很多种原因导致,痛风只是其中的一种因素。如果局部受到外伤或者寒冷刺激,会有可能造成足跟痛,强直性脊柱炎也容易导致足跟部受累而出现明显肿胀疼痛。

刘爱华副主任医师内科北京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擅长于对各种关节炎、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等疑难疾病的诊治, 经验丰富。

脚后跟疼痛是骨质增生导致的骨刺形成,这种现象临床上最普遍,一般可以做一个x光线片,都可以明确诊断,治疗以保守治疗为主,可以采用局部理疗,多休息,必要的外用膏药,或者口服药物。

张博副主任医师外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擅长全膝关节、全髋关节置换术,交叉韧带重建及肩袖修补等IV级关节镜手术

这种足跟疼痛大多是由跟骨脂肪垫炎症引起的,与骨刺没有太多关系,所以只需要治疗跟骨脂肪垫炎症,应注意休息减少活动和负荷,避免长时间站立和长时间蹲下等增加脚负荷的运动。

张博副主任医师外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擅长全膝关节、全髋关节置换术,交叉韧带重建及肩袖修补等IV级关节镜手术

女人的脚跟疼痛主要是由于穿着不当引起的。因为高跟鞋会改变足部的受力负荷,导致足部压力过大,导致足跟受到牵拉力,引起跟骨附着点附近的脚跟肌腱膜发炎。最好的治疗方法是尽量不要穿高跟,斜跟比高跟要好,有脚弓的比坡跟要好。如果出现剧烈的疼痛症状,可以用温水泡脚,如果有剧烈的疼痛,可以去医院进行封闭治疗。不过,脚掌的负重方式要从根本上改变,尽量避免穿高跟鞋。

刘凤岐主任医师外科北京友谊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足踝外科,足跟痛、脚掌疼、拇外翻、平足等等。

可能是足底筋膜炎,其特点是休息后行走足跟疼痛,活动后缓解,但长时间行走后再次出现,足跟处有明显压痛点。可以采取局部热敷,按摩,封闭的方法进行处理,配合外用活血舒筋等膏药进行治疗。

张博副主任医师外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擅长全膝关节、全髋关节置换术,交叉韧带重建及肩袖修补等IV级关节镜手术

女性月经期间脚疼,很可能是因为跟骨骨刺引起,骨刺蹬地时,足跟有痛感。
由于经期受激素影响,呈现水钠潴留,关节处呈现充血水肿的同时疼痛加剧。此时需进行适当锻炼并注意休息,明确原因后,进行特定的处理。
若脚后跟未发生破损,拉伤,亦无红肿、破皮,但是长时间站立或久坐,同样有酸痛的感觉,很可能是因为骨质增生或骨质疏松。可适当增加养分,进食含钙较多的食品,以减轻病症。

曲中玉副主任医师妇产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妇产科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