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怎么能有效治疗高血脂

会员11129912 56 已回复
我最近头晕目眩、头痛、胸闷、气短、心慌、胸痛、乏力、口角歪斜、不能说话、肢体麻木等症状。咨询他人说是我得了高血脂。 请问医师此病怎么治?严重吗 请问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吗
医生回答共6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范哲一 内科
擅长:脑萎缩、癫痫病、帕金森
你好, 每日吃1斤蔬菜和适量水果:蔬菜和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膳良纤维和天然抗氧化物。建议在食物多样的原则指导下,多选用红、黄、深绿的蔬菜和水果,因为它们是胡萝卜素、维生素B2、维生素C等的重要来源 祝你早日康复
有用0
于娜诗 五官科
擅长:龋齿、扁平苔藓、口腔溃疡
你好, 适量进食动物性食物:动物性食物是优质蛋白质、脂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良好来源。合理适量进食动物性食品,不仅不会导致脂肪肝及其他慢性疾病的发生或加重 祝你早日康复
有用0
李晓凤 内科
擅长:内科疾病,心脏病
已帮助用户: 7846
你好, 保持每日食物的多样性:应该增加而不是减少每日食物种类。各种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不完全相同,除母乳外,任何一种天然食物都不能提供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 祝你早日康复
有用0
唐诗曼 皮肤科
擅长:女性不孕、子宫肌瘤、宫颈疾病
已帮助用户: 7806
你好, 谷类是每日饮食的基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很多大城市已经出现动物性食物的消费量超过谷类消费量的倾向,对脂肪肝及其他一些慢性病的预防极为不利 祝你早日康复
有用0
姜项禹 中医科
擅长:中医儿科,中医内科
你好, 每日进食适量豆类及其制品:大豆卵磷脂有促进肝中脂肪代谢,防止脂肪肝形成的作用。它所含有的植物固醇不被人体吸收,且能够抑制动物胆固醇的吸收。 祝你早日康复
有用0
莫绿春 其他
擅长:饮食营养、不良嗜好
已帮助用户: 220863
你好, 控制能量摄入:对于脂肪肝患者热能供给不宜过高。从事轻度活动的脂肪肝病人每日供给30~35千卡/千克,以防止发胖避免加重脂肪堆积。 祝你早日康复
有用0
相关问答

高血脂以及高血脂症的治疗如下:
一、加强日常生活和膳食的管理,减少卡路里的摄取,适量的运动,避免过量的卡路里积聚在身体里,从而导致血压上升,因此要节制。
二、适当锻炼身体。适当的锻炼可以促进人体的热量,促进人体热量的增长,促进脂肪和蛋白的降解,促进血液中的沉积物质的清除,从而促进血脂的降解,预防高血压、高血脂。
三、适当的食用食盐。高血压、高脂血症与盐敏症有关,一些盐敏症患者存在着钠离子的基因变异,这个变异程是遗传的,因此日常中要控制食盐的摄入。

孙香兰副主任医师内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分泌常见病的诊治。

高血脂患者平时要注意低脂肪饮食,不要吃动物内脏、动物脂肪、鱿鱼、蛋黄、脑、骨髓等。要多食用新鲜的蔬菜、谷物、粗粮等粗纤维食物。要多做户外的有氧运动,肥胖者必须减肥。

潘永源主任医师内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糖尿病 甲亢 甲减 妊娠糖尿病 高血压 骨质疏松 高尿酸血症 肥胖 更年期综合征

第一就是药物治疗,另外就是生活方式的干预。生活方式的干预是比较重要的,就应该进食一些脂质含量少的食物,少食用肥肉,蛋黄,海鲜及动物内脏,多进食一些蔬菜水果,然后就应该适当的活动,避免肥胖。

潘永源主任医师内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糖尿病 甲亢 甲减 妊娠糖尿病 高血压 骨质疏松 高尿酸血症 肥胖 更年期综合征

中医治高血脂主要是以化痰祛湿为主,逐步改善身体,慢慢降血脂。高血脂以脾虚痰湿型为多,所以中医主要调理高血脂的过程中是以化痰祛湿为主。有脾虚痰湿的情况下可以去医院的中医科,开些中药调理。可以吃陈皮、甘草、山楂、海带来联合调理身体,因为中药调理期间辅助食疗可帮助改善高血脂的情况。平时尽量多低盐低脂饮食。

潘永源主任医师内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糖尿病 甲亢 甲减 妊娠糖尿病 高血压 骨质疏松 高尿酸血症 肥胖 更年期综合征

高血脂主要分为胆固醇的增高和甘油三酯的增高。胆固醇增高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最广泛的药物就是他汀类药物,它主要是降低胆固醇,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还有一种药物是贝特类药物,主要是降低甘油三酯。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绿茶可能对清理肠道,减少血脂的吸收效果最好,现在还有像普洱,周围的朋友也有这种反映,就是在饭后,比如病人吃的特别油腻,然后喝这些茶,可以增加肠道对油腻食物排泄,减少油腻食物吸收,都是有好处。当然不管清茶也好,红茶也好,茶类对人体的健康都是有好处的,可以减少血脂吸收,但是最好的应该是绿茶,绿茶可能比红茶更好一些。

潘永源主任医师内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糖尿病 甲亢 甲减 妊娠糖尿病 高血压 骨质疏松 高尿酸血症 肥胖 更年期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