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疾病

会员116648916 48岁 已回复
以前从没听说妈妈有心脑血管疾病今天突然心脑血管病发作昏倒了严重吗
医生回答共3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杨贵志 主任医师 济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内科 三级甲等
擅长:心力衰竭,动脉粥样硬化,病毒性心肌炎,非ST段抬高...
已帮助用户: 4158
指导意见:你好根据你的描述这种情况:只要晕倒说明比较严重,需要尽快脑部CT检查,动态心电图检查等,明确诊断后积极治疗!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情绪!
有用0
石凤晶 主治医师 夏津县人民医院妇产科 二级甲等
擅长:母乳喂养,孕期保健,宫颈糜烂,月经不调,盆腔炎,阴...
已帮助用户: 81042
你好,心脑血管疾病比较严重的,需要尽快积极治疗
有用0
关注
贺志军 医师 咸安区官埠桥镇卫生院内科 一级甲等
擅长:慢性咳嗽,变异性咳嗽,禽流感,肺结核,肺脓肿,肺炎...
已帮助用户: 6410
问题分析:您好,48岁女性,突发的晕倒,有可能是短暂性脑缺血缺氧性疾病。也有可能使用脑梗。
意见建议:建议,可以去正规医院神经内科做颅脑的MRI排除脑梗,和TIA建议确诊后再做改善循环治疗。
有用0
相关问答

通常情况下,可以通过合理膳食、戒烟限酒、适当运动、心理平衡等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1、合理膳食:饮食上要注意饮食清淡、容易消化的饮食,多吃一些有利于心脑血管的食物,比如芹菜、黑木耳、绿叶蔬菜等。
2、戒烟限酒:吸烟对心脏有很大的危害,建议戒烟;适量的酒精对心血管有一定的好处,但是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不要喝。
3、适当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使心脏处于一个比较稳定的运转状态,可以根据“心率超过170,减去衰老”的公式来控制适当的运动。
4、心理平衡:焦虑、过度疲劳、精神压力等会导致血管痉挛,从而诱发心肌梗塞、脑梗塞等心血管疾病。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心脑血管疾病是指由于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疾病所引起的心血管和脑血管的出血性疾病和缺血性疾病的一个统称。具有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发病率的特点。冠心病,脑血栓,脑出血,都属于心脑血管疾病的范畴,发病率较高,多数人群对心脑血管疾病有一定了解。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的症状主要有心悸,气短,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胸骨后的压迫性或紧缩性疼痛,胸闷不适等症状,脑血管疾病的症状主要是表现为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牙周病与心脑血管疾病区别如下:
一,问题的提出牙周病指牙齿的支持组织包括牙龈和牙骨质等、牙周韧带及牙槽骨由于炎症而引起的病变,是口腔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更是造成牙齿丢失的重要因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患牙周病者越来越多。但是病人并不是所有的这几个组织同时发病,指局部炎症轻重和程度。在临床上,人们常常把牙周炎作为单独一类病症进行治疗或研究。其实,牙周病可以分为牙龈炎与牙周炎2类。牙周炎同急性心肌梗塞,慢性冠心病之间的联系,近年亦已被确认。在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中发现冠周炎或伴有其他疾病时就会增加患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的风险。文献表明,牙周炎在冠心病急性发作中确为独立危险因素。有关牙周炎和脑卒中之间的关系亦有报告,脑卒中患者中25%存在牙科感染,对照组口腔科感染占2.5%。牙周治疗后再出血或拔牙术中意外损伤均增加了患卒中的危险性。牙周炎是脑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比吸烟更大,且独立于已知其他危险因子。

尹新芹主任医师五官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牙体牙髓病、根尖病、口腔黏膜病及儿童口腔病的诊治,尢其根管治疗及残根、残冠的保留。

一般情况下,心脑血管疾病院前急救小常识有平卧休息、含服药物等,具体内容如下:
1.平卧休息:如果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突然病发,在等待入院急救前,患者应平卧于床上,要将面颌部偏向一侧,以免出现窒息的情况。
2.含服药物:在心脑血管疾病发作时,患者可以使用硝酸甘油片、速效救心丸等药物进行紧急处理,但要注意含服药物,以免药物经肝脏代谢而耽误时间。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冬季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方法主要有以下4点:
1、注意保暖:特别是颈部及胸部的保暖;
2、不要再寒冷的大风天外出活动:以免引起不稳定性心绞痛;
3、定期进行血液检测,根据结果,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降脂药物、抗血小板药物和降压药物的用量;
4、避免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可能会加重心脏负荷,引起心衰或心肌梗死。
存在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