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盆腔炎可以做盆底康复治疗。
盆底肌康复治疗可以通过提肛运动,仪器治疗,盆底肌治疗等方式进行治疗,针灸,按摩等方式也能帮助改善相关症状;服用阿莫西林、头孢曲松等药物或服用妇科千金片等中成药,用鱼腥草、黄柏、蒲公英等中药灌肠等能对症治疗盆腔炎。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局部的卫生和清洁,勤清洗外阴,勤换内衣裤,多穿宽松透气性好的棉质内裤,还要注意饮食健康,多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保持心态平和,有利于身体健康。
盆底康复治疗的方法有电子生物反馈利用生物工程技术、生物信息原理,凭借高科技的治疗仪,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针对不同病人采用不同频率、不同脉宽、不同强度的电刺激,不同效果的生物反馈模式,结合场景反射的训练,唤醒被损伤的盆底肌肉,增加盆底肌肉肌力和弹性,使盆底功能恢复正常,并增强阴道紧缩度,同时有利于预防、治疗尿失禁、子宫脱垂、阴道松弛等盆底障碍性疾病。
盆底肌具有控制排尿、排便等作用,可以参与妊娠、分娩、经血排出和同房等。盆底肌异常的女性主要症状有:阴道后壁脱垂、直肠脱垂、子宫脱垂、排便无力、压力性尿失禁等。如果伴有轻微的应激尿失禁,会使患者在咳嗽、打喷嚏时漏尿,随着疾病发展,患者在走路、跑、跳时也会漏尿,严重时会出现不受控制的漏尿。盆底康复治疗,可以提高盆底肌肉的恢复能力,改善上述症状。
产后盆底康复治疗非常有用。分娩时,由于先露部压迫骨盆底,使局部充血水肿。分娩之后,骨盆底的肌肉就会松弛,这样如果不做治疗,或者不做肛门收缩运动,阴道前后壁就有可能膨出,或者造成子宫脱垂,所以对于分娩后的女性来说,缩肛运动最好是坚持终身的。在产后半年之内做骨盆的康复治疗,通过电刺激可以使松弛的骨盆底肌肉变得紧致,避免造成子宫脱垂。
产后盆底康复治疗非常有用。分娩后,骨盆底就会松弛,这样如果不做治疗,阴道前后壁有可能膨出,或者造成子宫脱垂,在产后半年之内去做一个骨盆的康复治疗,能有效避免造成子宫脱垂。
盆底肌在女性产后6-8周左右可恢复正常。因为妊娠期间孕激素变化和子宫增大等因素,造成女性盆底肌损伤,产褥期间,女性不宜过度劳动、提重物,劳逸结合,避免盆底肌处于紧张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