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肢肿胀是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后最常见的症状。患肢张力高,无抑郁性水肿。皮肤呈红色,皮肤温度高于健康侧。当肿胀严重时,皮肤上可能会出现水泡。肿胀的位置随血栓的位置而变化。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患肢肿胀明显,下肢静脉丛血栓形成患者仅限于下肢,下腔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下肢肿胀。
在临床上,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包括手术、制动、血液高凝状态、肿瘤、高龄、妊娠期等都是发病的高危因素。因此制定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措施,必须针对这些因素来进行。如果病人有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要及时的给予抗凝治疗。
静脉血栓可以使用一些抗凝的药物以及抗血小板的药物进行预防。
对于长期卧床的病人,可以使用抗凝的药物和抗血小板的药物。为了防止血栓的形成,还应对某些有心脏基础疾病的病人进行科学的规范的治疗,以促进疾病的恢复,防止静脉血栓的形成。此外,长期静脉输液时,要注意对静脉的保护,并且不要在同一位置重复做静脉穿刺。
下肢深静脉血栓具体危害如下:肺动脉栓塞:下肢静脉血栓脱落,回流到肺动脉,引起肺动脉栓塞。严重者出现血流动力学紊乱,表现为胸闷、胸痛、呼吸困难、咯血,甚至危及生命,股白肿:多见于大面积血栓者,可引起静脉回流受阻,动脉血供中断,导致肢体缺血、坏死。
依情况而定。如果是急性期,新形成的血栓能够及时的就诊或者得到正确的治疗,这种的大部分血栓可以完全消失,可以治愈。但是有一部分如果不能够及时、正确的治疗,一般都有后遗症的发生,血栓不能够完全溶解,肢体活动以后就会出现酸、沉、困、胀。
下肢深静脉血栓不能自愈。人体有凝血系统、抗溶系统、纤溶系统,机体形成血栓时,已启动系统进行自我保护,但上述系统不能完全清除血栓。血栓在急性期2周内易溶解,2周后血栓将固定于血管壁,造成纤维化,不易清除。不能消除的血栓可造成血管不通畅,静脉压增高,形成血管曲张及慢性溃疡,产生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