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焦虑,烦躁,失眠

会员8083070 45 已回复
全部症状:心悸,焦虑,烦躁,失眠,怕见人,有恐惧感

发病时间及原因:30左右发病

治疗情况:治疗过,越吃药越严重
医生回答共4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张彩云 河北省邢台市人民医院妇产科 三级甲等
擅长:不孕不育,高血压,心脏病,消化疾病
已帮助用户: 36898
病情分析:
焦虑症 不仅是药物治疗 也需要心理治疗结合 帮助您释缓 内心的不平衡 以及如何学会应对外界的不良刺激 帮助您如何改变不良认知等等
意见建议:
而且药物起效也需要一个时间的 一般2周左右 所以目前的建议就是遵从医嘱坚持治疗 但您目前的服用的药物有些过多了 建议去正规精神心理专科医院接受正规系统的治疗
有用0
关注
宋现伟 主治医师 威县中医院内科 二级甲等
擅长:擅长各种内外科疾患处理,对儿科、妇科炎症诊断均积累...
已帮助用户: 189369
指导意见:你好,你的情况考虑是更年期的反应,应该用延更丹来口服一个疗程。应尽量避免外界环境的不良刺激。
有用0
关注
杨爱静 医师 河北省威县人民医院妇产科 二级甲等
擅长:妇科疾病
已帮助用户: 37488
病情分析:
意见建议:你好,你所描述的属于焦虑症的症状。建议你到医院就诊,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医治,以免疾病的进一步发展。中医治疗调理,标本兼治安全副作用小, 效果理想还可以养心安神,能避免西药的不良反应。
有用0
关注
任立存 威县贺营乡赵庄卫生室儿科 一级丙等
擅长:中耳炎、鼻息肉、结膜炎
已帮助用户: 626588
这可看看中医,一般可吃些养血安神的中药来调理的,也可吃中成药安神宝颗粒.
有用0
相关问答

失眠患者常出现心慌、心悸症状。
失眠伴有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出现心动过速、胸闷、呼吸困难、心慌、心悸等症状。这时病人会感到很不舒服。一些受体阻断剂等药物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症状,对缓解焦虑患者的心悸和淤血有很好的效果。如果失眠患者出现心慌症状,可以通过行为疗法、放松训练、呼吸抑制训练、额头扫描等改善焦虑症引起的心慌、心悸。对于失眠,必须进行正规科学治疗,失眠药物使用后,心慌、心悸症状自然会缓解。

吕志勤主任医师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

心悸失眠的症状原因很多,可以根据具体原因进行治疗。详情如下:
一、心慌失眠可能是不良生活方式引起的,如熬夜、吸烟、饮酒、加班、休息不足等。长此以往,会导致心慌失眠。患者可以通过改善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早睡早起、避免熬夜、戒烟戒酒等来改善心悸失眠症状。
二、是可能由不良情绪引起,如更年期,经常焦虑、烦躁、抑郁,也可能导致心慌、失眠。所以这些都是心悸失眠的主要原因,可以通过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比如盐酸氯米帕明片。

吕志勤主任医师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

心悸和失眠缓解头晕和焦虑的方法包括:
1.心理咨询。平时要注意调节情绪,避免过度劳累和熬夜,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睡眠习惯,保持良好的生活态度,学会减压,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2.饮食调理。饮食以清淡为主,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可以选择一些补气养血的食物,如莲子、桂圆、黑豆、牛奶、红枣等。增强心脑血管疾病的供氧能力。
3.适当应用神经调节药物,如维生素B1等。使用养血安神的药物,如安神补脑液,缓解心悸症状。

吕志勤主任医师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

心悸严重,失眠焦虑的人群,通常可选用改善睡眠的抗抑郁药物、补血安神药物治疗。
镇静安神药物多有减轻焦虑功效,如地西泮、艾司唑仑、氟西泮等,对于改善患者的情绪焦虑、睡眠障碍都有不错效果。同时,生活压力、情绪焦虑、长期失眠易引发心肝血虚,进一步加重失眠多梦、心悸心慌等症,而睡眠不好又会导致情绪障碍加重。针对此类情况,可选用补血宁神片治疗,长期服用还可改善造血系统、保护心脑血管,减轻因心肝血虚引起的失眠、心悸、心慌等问题。
此外,心悸也可能与其他慢性疾病有关,如症状无改善,患者需前往医院就医排除其他疾病可能。

黄世昌副主任医师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治疗脑血管病及躯体形式障碍等情绪性疾病

出现胸闷气短心悸焦虑失眠等症状是因为压力过大导致的,可以通过运动配合药物一起治疗,可通过快走等运动,或寻找合适宣泄方式进行缓解。若因压力过大,导致病人出现较为严重的精神心理问题,需使用药物进行调节。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失眠最主要的是会引起心情的烦躁,最主要需要治疗的就是睡眠,在用药的同时还需加强运动和朋友聊天,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引起失眠的原因很多,一方面与精神心理因素有关,例如压力紧张,或合并有其他的精神类疾病,例如神经衰弱。另一方面也与躯体因素有关,根据不同的原因具体分析,首先保持平常的心态,增强体质,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严重失眠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治疗,中药对改善轻度的失眠可能有帮助。

廖张元副主任医师内科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脑供血不足、脑梗塞及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与治疗,侧重神经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