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性心律,室性早博,ST-T改

会员99321577 19岁 已回复
窦性心律,室性早博,ST-T改变,怎么医治
医生回答共4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孙明珠 医师 北京市怀柔区桥梓镇卫生院其他 一级
擅长: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急慢性心功能不全,急慢...
已帮助用户: 1427
问题分析:您好 ,非常高兴能够为您解答问题。窦性心律,室性早博,ST-T改变属于心肌缺血表现
意见建议:综合您提供的年龄,病情,可以认为: 改善心肌缺血,可以去除上述症状 祝您及家人身体健康。
有用0
关注
张伟 主治医师 中江县中医院内科
擅长:心房颤动,急慢性心力衰竭,冠心病,心肌缺血,心肌梗...
已帮助用户: 4050
指导意见:你这种情况没有什么大问题的,不用太紧张,如果自己没有什么不适可以不用吃药
有用0
关注
柳佳鑫 医师 襄阳市瑞京糖尿病医院内科
擅长:糖尿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合并感染
已帮助用户: 81646
指导意见:您好,想你目前这情况的话主要是由于,室性早搏,心肌缺血导致的,但是您最好是进一步检查需要做一下心肌酶谱,看看有没有心梗的情况发生的,如果要是有室性早搏,心肌缺血的话是需要通过,阿司匹林肠溶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稳心颗粒来进行控制。
有用0
关注
黄培 医师 襄阳市瑞京糖尿病医院内科
擅长:糖尿病合并低血糖,糖原贮积病Ⅱ型,糖原贮积病Ⅰ型,...
已帮助用户: 157701
指导意见:你好,你这情况的话一般是可以口服,稳心颗粒来治疗室性早搏的,,心肌缺血的话,一般是可以口单硝酸异山梨酯,麝香保心。
有用0
相关问答

一般不需要治疗,如果偶发的室性早搏,每分钟的次数小于6次,不需要临床上的药物治疗,重点是要防治诱发的因素,如果早搏次数每分钟大于6次,甚至10次以上,就需要治疗,治疗药物有稳心颗粒、心律平、异搏定等,注意长期吃药,定期的复查监测,才能保持身心的健康。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有这种房性早搏的表现,应该考虑是很可能和精神紧张劳累熬夜等因素有关系。留意适当的放松心态,调节自己的作息时间。而且伴随有不惬意的症状,好比说心慌胸闷症状,到病院进一步的提高履态心电图检查以及给予适当的药物调理就可以了。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一般情况下,窦性心律频发室性早博可能说明患者有不良生活习惯、心脏疾病等,具体内容如下:
1.不良生活习惯:如果患者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长期熬夜、大量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情绪波动大、长期饮用浓茶等,可能会导致患者窦性心律频发室性早博。患者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改善不适症状。
2.心脏疾病:如果患者患有心脏疾病,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也可能导致患者窦性心律频发室性早博。患者应及时就诊,明确病因后再对症进行治疗,以免耽误病情。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房性早搏,是指在窦性心率的基础上,在房室交界处以上的异位起搏点出现过早的冲动,从而导致心脏搏动。
正常的心脏有规律的跳动,每一次的心跳间隔都是一样的。房性早搏患者会出现心悸、胸闷等情况,但也有少数患者不会出现明显的不适。房性早搏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正常人群中70%-80%都会出现房性早搏,大部分人只会感觉到心跳和身体的抽搐。房性早搏一般不需要特别治疗,除非是早期搏量很小。如果房性早搏对血液流动力有一定的影响,那么可以口服抗心律失常的药物,比如心得安,异搏定,慢心律等。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可能是有心律失常的现象,可以用点抗心律失常的药物来改善这种现象,窦性心律代表目前是由于窦房结起搏,这是一种正常的起搏。要结合生活方式上的干预改善,这样才有助于更好的减少早搏,以及预防早搏的再次发生。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窦性心律房性早博偶尔几次没有太大的问题,如果是频繁发作,考虑有器质性心脏病。
窦性心律偶发房性早搏,这种情况不用担心,临床上一般来说窦性心律是正常人的心律,是由心脏的窦房结开始起搏,然后向下传导,引起心脏跳动的正常节律,偶发房性早搏是偶尔的心脏激动传导,从窦房结以外的心房的某个部位开始起搏,这种情况导致的叫偶发房性早搏。正常人如果给予24小时的心电图监测,会发现有60%的人有这种房性早搏的发生,偶尔几次没有太大的问题,如果是频繁发作,考虑有器质性心脏病可以导致,例如冠心病、甲亢等等原因。
建议在医师指导下定期复查心电图,看一看有没有存在异常改变,平时需要保证睡眠,避免熬夜。平时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