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好,我父亲一个月以前心肌梗

会员95569547 46岁 已回复
医生好,我父亲一个月以前心肌梗塞做了溶栓手术,近两天腿乏,腿疼,明显,浑身乏累,请问是需要补钙还是缺什么营养微量元素
医生回答共4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王权鹏 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内科 三级甲等
擅长:心内科常见病的诊治。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
已帮助用户: 21284
你好,血压如何,有没检查是一侧还是双侧?腰椎如何
有用0
关注
王俊杰 主治医师 枣庄矿业集团滕南医院柴里分院内科 二级甲等
擅长:心房颤动,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房性早搏,窦性心动过...
已帮助用户: 21861
指导意见:这种情况还是与冠心病有关系的,不是微量元素缺乏的问题,既然已经溶栓,目前患者随时还有病发的可能性,所以还是及早进行冠状动脉造影,考虑支架植入治疗为佳,目前注意清淡饮食,禁止剧烈运动及劳累,口服阿斯匹林肠溶片,阿托伐他汀钙,氯吡格雷,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曲美他嗪等药物治疗。
有用0
关注
李振 医师 安阳县第二人民医院内科 二级
擅长:血压性眩晕
已帮助用户: 4324
指导意见:这个建议去医院查个动态心电图,心肌酶,胸片,肝肾功能,电解质,明确诊断,需要正规服药,阿司匹林肠溶片,硝酸异山梨酯片,通心络胶囊,瑞舒伐他汀钙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片。
有用0
关注
岳淑霞 医师 冀州市医院内科
擅长:慢性支气管炎
已帮助用户: 391
问题分析:您好:根据您描述的症状,建议您去咨询一下您父亲的主治医师,看看溶栓后吃的药物与症状有关不?
意见建议:如果与溶栓后吃的药物无关,建议您带您父亲看看中医,调理调理。
有用0
相关问答

心梗通常是心肌缺血。
心梗通常是指心肌缺血,也就是急性心肌梗死。心脏有三条主要的动脉,其中一条或多条动脉堵塞,会引起心肌细胞的持续缺血、坏死,因此可以发现心梗是一种严重的心肌缺血,往往会危及病人的生命,需要及时治疗。在出现心梗后,要及时进行治疗,多采用抗凝血治疗,以促使血管状态恢复,改善体内血液循环,防止患者身体机能持续受损。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结肠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该病典型的症状为大便性状,以及大便习惯改变,以及里急后重等症状,诊断也需要有明确的病理学检查依据。该病的分期是根据肿瘤侵犯的范围进行确定的,确诊之后应首选手术治疗,术后还应根据分期进行术后的辅助化疗,以减少术后复发的几率,其中分期较早的结肠癌,治愈的几率也相对较高。晚期的一般没有办法治愈的,还需要根据检查的结果采取相应的治疗方式。

陈健鹏副主任医师内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各种常见恶性肿瘤以化疗为主的内科综合治疗,尤其对肺癌、乳腺癌、消化道恶性肿瘤、妇科肿瘤、前列腺癌及淋巴瘤等恶性肿瘤的新辅助化疗、术后辅助化疗、同步放化疗及靶向、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心肌梗死是由于心脏血管的急性闭塞,导致心脏心肌细胞坏死,在临床上是一种进展性疾病,因此只能通过治疗使其好转,而不能完全痊愈。因此强调心肌梗死的早期治疗,早期治疗主要是尽快恢复心脏的血液供应,从而挽救濒死的心肌细胞。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心肌梗死时血清心肌酶水平明显升高,于心肌梗死发病后2~4小时即开始升高,24~36小时达到高峰,3~5天即可恢复正常。心肌梗死患者心肌酶增高以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为主,CK-MB对急性心肌梗塞(AMI)早期诊断的灵敏度明显高于总CK,其阳性检出率可达100%,且具有较高特异性。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可以通过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等来进行预防,核桃、燕麦、大麦、蘑菇等可以防止冠心病心肌梗塞。
核桃富含多种脂肪酸,对身体有益,核桃中的脂肪含量很高,但其主要成分为不饱和脂肪,可以在食用前食用,也可以在熬粥的同时食用。可以吃一些可以防止冠心病和心肌梗死的东西,比如燕麦片,对身体也有一定的益处,有利于身体健康。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心梗指的是心肌梗死。通常情况下,心肌缺血跟心肌梗死有本质的区别。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心肌梗死是一种常见的急性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一般会出现急性剧烈而持久的胸痛,心肌缺血是由于冠脉的狭窄导致的心肌供血不足,造成心肌缺血缺氧,并产生一系列的症状,在症状方面,主要以心绞痛、呼吸困难、胸闷气短为主。持续的心肌缺血,会造成心肌梗死,因此要预防心肌缺血,预防心梗是重中之重,在平时的生活中,注意起居规律,合理的膳食,做好预防和保健工作,比如多吃绿色蔬菜和水果少吃肥肉、煎炸食品等。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