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我父亲得了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胸闷,心悸,腿...

会员91749591 68岁 已回复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您好,我父亲得了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胸闷,心悸,腿沉等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

正在我们本地治疗(青岛),主要以促红素.环孢素.升血小板胶囊,输血等治疗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有没有别的治疗方法

医生回答共1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王保磊 副主任医师 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内科 三级甲等
擅长:肺癌
已帮助用户: 12220
指导意见:根据您的描述,病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诊断明确。可试用激素治疗观察。
有用0
相关问答

胸闷心悸多与心血管疾病有关,若患者存在冠心病病史,则胸闷心悸症状可能是因冠心病导致。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针对冠心病进行治疗,同时配合药物调理来改善这类不适症状·。
患者出现心悸胸闷主要是因心肌缺血导致,心肌缺血可能会在活动或劳累后发生胸闷感,此时可应用通心络胶囊对此症状进行改善。通心络胶囊可以通过保护微小血管,达到改善心脑缺血的显著疗效。与传统治疗药物相比,其神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疗效快、安全性高的特点。
心肌缺血患者平时应低盐低脂饮食,避免短时间的剧烈运动,保持情绪稳定,也可帮助改善症状。

刘巍主任医师内科北京积水潭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对冠心病、心脏瓣膜病、高血压、血脂异常等疾病的处理富有经验,尤其在冠心病和结构性心脏的介入治疗、危重症心血管疾病救治,以及围手术期心血管疾病的评估和处理方面积累了较多临床经验。并在国内首先开展准分子激光治疗复杂冠心病。

应该注意营养和合理的饮食。肉类、鸡蛋和新鲜蔬菜的摄入应该是全面的,而不是局部的。有必要提供可消化和可吸收的蛋白质食品,如牛奶、鸡蛋、鱼、豆制品等,可以提高身体的抗癌能力。

王相华主任医师内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各种贫血、造血系统急性肿瘤(白血病、淋巴瘤、骨髓增殖性肿瘤、多发性骨髓瘤)、出血性疾病(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熟练掌握骨髓移植治疗,对不明原因发烧及发烧缺陷引起的感染有较丰富的诊治经验。。

需要就医指导进行针对性的综合康复治疗,以及使用一些营养的药物修复调理,注意定期做好检查,具体的还是应该要根据医生的也需要做骨髓移植手术。不过在生活中一定要多注意休息,不可以过多的去运动。

王相华主任医师内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各种贫血、造血系统急性肿瘤(白血病、淋巴瘤、骨髓增殖性肿瘤、多发性骨髓瘤)、出血性疾病(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熟练掌握骨髓移植治疗,对不明原因发烧及发烧缺陷引起的感染有较丰富的诊治经验。。

中药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还不错,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医治疗以驱毒、活血、化瘀、解毒为主。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属于恶性血液系统肿瘤。病情复杂,兼具急性白血病以及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特点。

王相华主任医师内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各种贫血、造血系统急性肿瘤(白血病、淋巴瘤、骨髓增殖性肿瘤、多发性骨髓瘤)、出血性疾病(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熟练掌握骨髓移植治疗,对不明原因发烧及发烧缺陷引起的感染有较丰富的诊治经验。。

儿童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一般要做细胞形态学检查、细胞遗传学检查、分子遗传学检测、流式细胞仪检测、单核苷酸多态芯片、基因突变检测等检查。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1、细胞形态学检查: MDS患儿外周血、骨髓形态学异常可分为原始细胞比例增高和细胞发育异常两种类型。MDS发育异常细胞占相应系列细胞总数的210%。所有拟诊断 MDS患儿均应行骨髓铁染色计数环状铁粒幼红细胞,即幼红细胞胞质内蓝色颗粒大于5粒且环绕核周1/3以上者。2、细胞遗传学检查:所有疑似患有 MDS的儿童均应作染色体核型检查,一般需对220例骨髓细胞中期分裂象进行分析。儿童 MDS中30%~50%存在细胞遗传学核型异常。染色体核型主要表现为部分或全部染色体拷贝数异常,而非结构异常。3、分子遗传学检测:怀疑有 MDS的患儿,若染色体核型不能分析,建议进行荧光原位杂交检测,一般选用Sq31,CEP7,7q31,CEP8,20 q, CEPY,p53等探针。4、流式细胞仪检测:虽然目前尚未发现 MDS特异性抗原标记或标记组合,但是通过对不同骨髓细胞(包括CD34+细胞)的详细分析, FCM可能会为诊断提供新的线索。5、单核苷酸多态芯片:可以检测 DNA拷贝数异常及单亲二倍体,从而进一步提高细胞遗传学异常检出率。6、基因突变检测: RUNXI/AML1、 CEBPA、GATA2基因突变可能与 MDS相关;

卢成瑜主任医师儿科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急慢性咳嗽、喘息性疾病、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治以及儿童营养、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诊治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简称mds,是一种异质性疾病,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外周血一系、两系或三系减少,从而带来相应的临床症状。临床上分为了五种不同的病理类型。常见的临床表现有:一、贫血的症状,由于病态造血、红细胞生成减少,会出现程度不等的面色苍白、头晕、乏力等症状。二、部分病人由于血小板减少,出现皮肤黏膜出血点、瘀斑等。

王相华主任医师内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各种贫血、造血系统急性肿瘤(白血病、淋巴瘤、骨髓增殖性肿瘤、多发性骨髓瘤)、出血性疾病(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熟练掌握骨髓移植治疗,对不明原因发烧及发烧缺陷引起的感染有较丰富的诊治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