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赏提问

黄胆230出生才7天要住院吗?

会员185011328 7天 悬赏10元 已回复
黄胆230现在应该怎么办需要住院吗?
医生回答共1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胡白瑜 副主任医师 曲靖市第五人民医院内科 二级甲等
擅长: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慢性肺心病,急性上呼道感染,慢...
已帮助用户: 30791
问题分析:你好,根据你所描述的情况,这个主要还是需要住院治疗的。
指导建议:建议最好还是住院照蓝光进行治疗,注意多喝水,配合茵栀黄颗粒进行治疗观察,看看恢复的情况,注意多晒晒太阳,有利于黄疸的恢复。
有用0
相关问答

新生儿肝酶系统发育不完善,一般会在生后2-3天出现生理性黄疸,4-6天黄疸值达高峰,但是不超过12.10-14天黄疸自行消退。宝宝现在黄疸高达20多,属病理性黄疸,容易损伤脑组织,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血型不合,溶血,败血症,肝胆疾病等都会引起。建议住院治疗。退黄,蓝光治疗,必要时换血疗法。

陈瑶副主任医师儿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各种新生儿期疾病:如早产儿、新生儿肺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颅内出血等,以及婴幼儿期疾病:如支气管肺炎、小儿腹泻病、婴儿肝炎综合征等,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早产儿(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及危重新生儿的救治。

黄疸既产生理性黄疸,也产生病理性黄疸。宝宝是生理性黄疸,并且症状相对较轻,婴儿黄疸较严重,即病理性黄疸伴有精神护理不良,黄疸持续存在,采取蓝光照射白蛋白、免疫球蛋白等对症治疗,为婴儿找出病因。是由感染引起的,也有必要控制感染。

胡春晓副主任医师外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肝癌、胆管癌、胰腺癌、胆囊息肉、胆囊结石、肝血管瘤、阻塞性黄疸、肝内外胆管结石等肝胆外科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同时擅长肝胆腹腔镜微创手术。

新生儿出现黄疸患有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需要及时进行治疗。治疗主要是进行蓝光照射治疗,必要时还需要进行换血治疗,以防因胆红素过高而导致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可能。定期监测胆红素的变化情况,加强喂养,可以促进胆红素的排泄,可以多晒太阳,有助于黄疸消退。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妈妈应该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水果等,注意观察孩子的精神还有吃奶的情况,母乳性黄疸或者生理性黄疸的孩子吃奶、睡觉、大小便不受影响,这种现象就没问题。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儿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呼吸神经疾患、小儿癫痫等疾病的诊治。

轻者不爱活动,重者卧床不起,连洗脸,吃饭都不爱做。尽管经充分休息,疲劳感仍不能消除,严重者好像四肢与身体分离似的。其病因是由于病人食欲不振,消化吸收障碍,导致人体能量不足;其次是由于病毒导致肝细胞破坏,使肝脏制造和储存糖原减少。

胡春晓副主任医师外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肝癌、胆管癌、胰腺癌、胆囊息肉、胆囊结石、肝血管瘤、阻塞性黄疸、肝内外胆管结石等肝胆外科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同时擅长肝胆腹腔镜微创手术。

黄疸有许多原因,也是一种常见症状。黄疸不一定意味着肝炎。肝损伤是黄疸的原因之一。溶血也会导致黄疸。一些药物也可能导致黄疸等。因此,有必要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找到病因后,积极治疗是关键。应该注意给孩子更多的休息和低脂饮食。

胡春晓副主任医师外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肝癌、胆管癌、胰腺癌、胆囊息肉、胆囊结石、肝血管瘤、阻塞性黄疸、肝内外胆管结石等肝胆外科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同时擅长肝胆腹腔镜微创手术。

一般情况下,婴儿出现黄疸是生理性、母乳性黄疸,正常情况下是没有什么表现的,而足月的生理性黄疸在出生2个星期左右就会消失,而在出生3到4个星期之后就会消失,而母乳性的黄疸则会在出生3-12个星期之后消失。胆管梗阻所致的黄疸,通常会表现为皮肤瘙痒、烦躁、肝脏肿大、脾脏轻微肿大等,粪便颜色为浅黄色或白色的,严重时还会引起脑瘫、智力低下等症状。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儿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呼吸神经疾患、小儿癫痫等疾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