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方法是什么?_?

会员147144306 21岁 已回复
胸痛,头痛。心电图:左心房心律并过速。心脏彩超:左心功能正常。胸片:右中肺野肋骨重叠处结节,骨岛?胸部ct:右肺中叶及右肺底细小结节灶,炎性结节?骨密度检查:骨量减少,小于-1,小于-2。胃镜检查:慢性浅表性胃炎。24小时动态心电图:平均心率95.最小心率:44.最大心率123,大于2000毫秒的停搏1个,左心房心律伴窦性停搏,间歇性窦性心律,短阵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医生回答共1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杨顺全 医师 什邡市冰川镇卫生院内科 一级甲等
擅长: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腹泻,十二指肠炎,幽门螺杆菌感染...
已帮助用户: 108981
问题分析:根据你的情况和检查结果来看。这个还是比较严重的,可能是要住院治疗的,这些疾病都属于慢性疾病。是要综合调理的,最好是输液消炎再配合养心的药物
指导建议:这个疾病必须忌口的,不能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尤其是火锅和麻辣烫你别熬夜,好好休息,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有用0
相关问答

一般情况下,胃溃疡的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点。
可以选择抑酸治疗,内科治疗为主,常用药物有H2受体拮抗剂、质子泵抑制剂等。也可以选择中药治疗,包括理气、健脾、活血的药物,但需在专科中医师指导下用药。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证充分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不要进行重体力劳动或者剧烈运动,饮食上需注意以清淡的食物为主,有利于身体健康。

曹键副主任医师外科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普通外科常见疾病(甲状腺结节、疝、胆囊结石等)、胃肠道肿瘤(胃癌、结肠癌、直肠癌、胃肠道间质瘤等)、腹腔镜微创手术等。

一般来说,室上速可通过剧烈咳嗽、呕吐、憋气、按压眼球、颈动脉窦、下蹲等方式来抑制室上速的发作。
若是食管心房调博引起的超速抑制室上速发作,通常需在医院进行。药物可用心律平,腺苷,胺碘酮等,还可以用射频消融完全治疗室上速,如热消融、冷冻消融。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避免暴饮暴食,避免情绪波动过大。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PRRT一般指放射性核素疗法,是神经内分泌肿瘤特有的同位素治疗方法。
放射性核素疗法是通过有高度选择性、聚集于病变部位的放射性核素,比如碘-131、锶-89、钇-90、镥-177、镭-223等,或者放射性标记物所发出的射程很短的β粒子,对病变部位进行集中照射,从而达到治疗效果,可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但对于肿瘤负荷过高神经内分泌肿瘤,治疗效果相对也会比较差。

刘正新主任医师内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长期从事内科消化专业临床工作,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高的理论水平,对于胃肠病方面有较深的研究。从事消化内窥镜工作十余年,能熟练的进行各种内镜的诊断及治疗。主要科研方向是消化道肿瘤的早诊早治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一般情况下,胃炎分为慢性咽炎和急性胃炎,需进行药物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通常来讲,急性胃炎的病因基本为饮食不当,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导致的,可以使用保护胃粘膜的药物和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进行治疗。而慢性胃炎主要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引起的,可以抑制胃酸的药物、保护胃粘膜的药物以及抗生素,服用14天后停药一个月再去医院复查。同时,胃炎患者要清淡饮食,戒烟戒酒,不要吃辛辣刺激食物。需注意的是,所有药物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刘正新主任医师内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长期从事内科消化专业临床工作,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高的理论水平,对于胃肠病方面有较深的研究。从事消化内窥镜工作十余年,能熟练的进行各种内镜的诊断及治疗。主要科研方向是消化道肿瘤的早诊早治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一般情况下,跖疣治疗方法有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进行改善,具体内容如下:
跖疣是一种寻常疣,它是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首先要去医院的皮肤科确诊。通过激光治疗、电灼疗法、红外凝固治疗、冷冻疗法等方式进行治疗。通常情况下,火针的治疗效果会更好。也可以在局部应用千金散、乌梅、威灵仙、板蓝根、大青叶等中药进行局部的保守治疗。要多休息,多穿宽松的鞋。

聂小娟副主任医师皮肤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中国医师协会会员,毕业于山东省医学科学院。

房扑的治疗方法是药物治疗、微创射频消融技术治疗等。
房扑是一种房性心律不齐,可导致血栓形成,甚至导致心功能下降。常用的药物包括普罗帕酮、心律平、胺碘酮、索他洛尔等。如果复律不起作用,就用电复律,用同步心电复律来恢复。如果是长期房扑,会导致心房增大,心功能下降,血栓形成。如果电复律还不能奏效,即使恢复了,也会复发,此时要消融,最好的治疗方式就是微创射频消融,这是比较好的治疗方式,成功率和复发率都很低。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