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减怎么治疗比较好?

会员19990914 32 已回复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甲减怎么治疗比较好?公公的身体一直不是很好,最近两年很怕冷,皮肤干燥少汗,疲劳、嗜睡、记忆力差、智力减退、反应迟钝,轻度贫血。体重增加。颜面苍白而蜡黄,面部浮肿,目光呆滞,眼睑松肿,表情淡漠等症状,去医院检查说是甲减。甲减怎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甲减怎么治疗比较好 ?
医生回答共2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张晓光 副主任医师 北京燕竹医院内科
擅长:甲亢、甲亢突眼症、甲减、甲状腺肿大、甲状腺囊肿等甲...
已帮助用户: 22374
问题分析: 甲减是指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或生理效应不足所引起的全身性疾病。低钾可以口服补钾,临床上可选用口服10%的氯化钾溶液,但最安全且有效的方法是多吃富钾食品,特别是多吃水果和蔬菜。
意见建议:全身无力,易疲乏,爱睡觉,原来爱出汗者会感到出汗明显减少,皮肤粗糙发干,怕冷,头发干燥,稀少,工作提不起精神,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智力减退,食欲欠佳,时常感到肚子胀,便秘,体重增加,心率减慢,性欲减退,男性可出现阳痿,女性多有月经过多,经期延长,有的可出现不孕症,病人总感到自己脸胀,手胀,腿胀,但用手按却没有凹陷,严重者可出现心包积液,黏液性水肿性昏迷.也有相当一部分甲减病人没有任何症状.
有用0
赵萍 医师 内科
擅长:甲状腺结节、甲亢、甲减、桥本氏病等
已帮助用户: 179563
问题分析:你好,甲减的饮食有:1、营养丰富:要补充足够的蛋白质,并限制脂肪、胆固醇摄入应进食高热量、容易消化的食物,如蛋类、乳类、肉类、鱼肉、香芹,杏果、枣椰果、干梅等。2、补碘:除了从碘盐中摄取,还可从碘酱油和加碘面包以及含碘丰富的海带、紫菜中摄取。3、避免进食生甲状腺肿物质的食物不要吃卷心菜、白菜、甘蓝、油菜、木薯、核桃等食物,以免引起甲状腺肿大。
意见建议:您平时要禁忌烟酒,少吃海产品,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一些银耳,红枣,菌类等增强免疫力的食物,希望可以帮助到您,祝您早日康复!
有用0
相关问答

甲减的治疗方法较简单,即补充人工合成的甲状腺激素制剂,符合内分泌治疗原则,即针对性补充。临床多数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需长期补充甲状腺激素作替代治疗。治疗初期,临床多会先给予患者较小剂量的甲状腺激素,但并不一定是合适剂量,需每4-6周检测甲状腺功能,进而调整甲状腺激素剂量,使血中的甲状腺激素维持在正常的范围内,避免对机体健康造成影响。

潘永源主任医师内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糖尿病 甲亢 甲减 妊娠糖尿病 高血压 骨质疏松 高尿酸血症 肥胖 更年期综合征

甲减并贫血,一般会有乏力,精神不振,易劳累,食欲不好等症状,注意复查甲状腺功能及血常规等检测。注意饮食规律,加强营养,补充甲状腺激素,给予纠正贫血,给予维生素B等治疗。

潘永源主任医师内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糖尿病 甲亢 甲减 妊娠糖尿病 高血压 骨质疏松 高尿酸血症 肥胖 更年期综合征

甲减的治疗分为轻型病例和严重病例的治疗,早期发现的症状比较轻的情况,主要补充甲状腺素,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调整药物剂量,严重病例的甲减,还需要对症治疗,如吸氧、抗感染、改善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的症状。

潘永源主任医师内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糖尿病 甲亢 甲减 妊娠糖尿病 高血压 骨质疏松 高尿酸血症 肥胖 更年期综合征

想要治疗就应该选择用一些降低甲状腺功能的药物一般主要就是降低促甲状腺激素分泌的水平就可以,而且这一类的病人有些人会出现一些乏力嗜睡的状态,可以选择用一些调节精神状态的药物。

潘永源主任医师内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糖尿病 甲亢 甲减 妊娠糖尿病 高血压 骨质疏松 高尿酸血症 肥胖 更年期综合征

甲减的病人应注意对症口服碘剂进行调理治疗。可以对症口服甲状腺片进行调理治疗疾病。患有碘缺乏的患者临床上多见于地方病所引起的症状。可能会引起大粗脖等临床表现。在日常饮食上应该注意多吃一些含碘较高的食物,应吃一些加碘的食盐,吃一些海带、海菜、紫菜、鱼、虾、蟹等海产品。

潘永源主任医师内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糖尿病 甲亢 甲减 妊娠糖尿病 高血压 骨质疏松 高尿酸血症 肥胖 更年期综合征

妊娠甲减可以通过药物治疗、生活护理等方式进行改善。
亚临床甲减和临床期甲减是妊娠甲减的两种类型。治疗的重点是尽早发现并给予药物治疗,避免对胎儿的发育有不良的影响。3个月以内的促甲状腺激素要控制在2.5以下,3个月之后,促甲状腺激素要控制在3以下。服药期间要定期对甲状腺功能进行检查,调节药物的用量,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并对胎儿的发育情况进行动态监测。

王凤英主任医师妇产科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高危妊娠、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宫内生长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