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高血压患者在医院查了医生说可能是肾和肺上那一个...

会员13376679 19 已回复
我是高血压患者在医院查了医生说可能是肾和肺上那一个血管窄小这可以始血.压上升吧
医生回答共2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谢玲媛 护士 岭背卫生院妇产科 一级甲等
擅长:妇产科
已帮助用户: 94834
问题分析: 你好 高血压的定义(hypertensionhigh;bloodpressure)  在未用抗高血压药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目前是无法根治的,只能说从药物稳定血压,降压药一般有尼群地平、卡托普利等,饮食低盐低脂做起,适当的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意见建议:建议在当地医生指导下口服降压平稳的药物治疗,低盐饮食,低脂肪 饮食.一定要禁烟 ,酒,避免情绪激动,服药要坚持.
有用0
关注
孙宜美 青岛人民医院外科
擅长:妇科,皮肤,消化
已帮助用户: 11189
问题分析: 你好,根据您的情况应该是高血压,可以口服拜心同,卡托普利,氢氯噻嗪治疗。血压控制建议你低盐饮食,低脂肪饮食,避免情绪激动。
意见建议:建议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清淡少盐,避免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应多吃高维生素、高钙、低脂肪、低盐的食物。
有用0
相关问答

高血压患者主要通过日常护理、药物治疗等方式保护好肾。
高血压病中,危害较大的3个脏器是心、脑、肾,因此,高血压病患者都希望对这3个脏器进行防护,则需按时口服降压药,使血压处于理想范围。如果患者的血压控制不好,就会对其他脏器产生影响,比如肾脏等。如果血压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便引起心脏,脑血管及肾功能等方面出现异常,因此,建议及时用药,控制血压良好。日常要注意控制盐的摄入。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高血压患者也会出现血压低的情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升高,就是为了弥补体内血流障碍而被动增加压力,维持各个器官的血液供应,也就是说,在动脉狭窄,肥胖等问题还没有解决之前,高血压患者只有在高血压的情况下,才有足够的血液供应。高血压患者如果血压突然下降,就会导致身体重要器官缺血,血压低是所有高血压患者都有可能出现的情况,但年龄偏大的高血压患者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高血压病人每天早上9点至11点服用药物。
早上9点至11点是血压高峰,晚上睡觉后血压会降低至最低水平,所以高血压病人只要在早上服用药物就可以了,早上服用较多,如果晚上持续服用,血压会进一步降低,从而引发脑卒中。晚上十点钟的副作用要比平时少,晚上十点的宿尿效果更好,在医生的建议下进行用药,用药要从低剂量开始,首选长效制剂。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高血压患者可泡脚。
高血压患者泡脚,此状况对高血压影响不大,这样的状况别着急,需严密观察血压,如持续高血压,此种情况需积极使用某些降压药物,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与痊愈。高血压患者可以多吃苦瓜、芹菜、西红柿、黄瓜、冬瓜、糙米等食物。高血压患者同时还可能会出现头晕,需要及时遵医嘱服用厄贝沙坦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等药物进行降压治疗。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高血压患者一般可以吃韭菜。
韭菜对身体健康有益,不会加重病情。但是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要适量食用韭菜,如果出现胃肠道不适的情况,最好不要吃韭菜。高油、高盐饮食等不良习惯会使血压、血脂水平升高,从而影响血压控制。韭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微量元素、膳食纤维等营养物质,不属于油腻食物,如果没有胃炎、胃溃疡等胃肠不适,适量食用不会引起血压升高。韭菜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胃肠蠕动,缓解大便干结等症状,适量食用韭菜可以增强机体的饱腹感,减少其他食物的摄入量。但是一定要适量,以免刺激胃肠道,增加消化负担,引起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一般情况下,高血压变低血压考虑可能是降压药物过量服用或搭配不合理,血容量不足,疾病等因素。
1、患者发生心肌梗死,尤其是下壁心肌梗死时会导致血压出现下降的问题,此时需要输液来进行治疗,必要时需要使用升高血压的药物,如多巴酚丁胺。
2、如果降压药物过量服用会导致血压出现下降,或者患者搭配降压药物种类过多,会导致血压大幅度下降的问题。
3、血容量不足,如患者存在严重的呕吐或者腹泻时,也会导致血压出现下降的问题。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