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梗,做完手术后为什么撤不了支架管?

会员1737151 41-50 已回复
今年才48岁,没有任何病史,突然昨天就发生了急性心梗,手术后医生说还不能撤支架管,说心脏跳动的不好,这样的情况我们该怎么办,如果不行,是不是要装起搏器?有没有危险?
补充提问:
有危险吗?大概危险多少?
医生回答共1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医生会员
擅长:
您好,这样的症状考虑有心律失常。建议遵医嘱治疗。必要时需要安装起搏器。
有用0
相关问答

急性心梗做完支架后坏死区域还存留,具体分析如下: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做完支架后,仍有坏死区域存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时间越长,心肌坏死越多,梗死面积也就越大,虽然支架可以挽救一部分心肌,但是坏死的心肌不能再生,梗死区域会留在梗死区域,出现心肌凋亡以及纤维化。因此,心梗急性期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注意是否有无心包积液和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如果血流动力学允许,可以使用ACEI或ARB类药物来延缓或逆转心室重构。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一般情况下,急性心梗可能是由于吸烟、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导致得上的。具体内容如下:
如果患者存在吸烟、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则有可能导致患者的血管内皮损伤,血液中多余的脂质成分沉积到血管壁下,通过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如果患者的斑块持续增大不稳定,破裂继发血栓形成,导致冠状动脉完全闭塞,造成心肌坏死及组织器官供血不足,则有可能导致急性心梗。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急性心肌梗塞进行溶栓的最佳时机是尽早进行,出现心梗后应及时进行溶栓,通常在6个小时以内进行溶栓。
三个多小时后,溶栓术的作用和急诊治疗差不多,也就是说,静脉的开放程度差不多。但如果持续的时间太久,超过十二个小时,这个时候就不是溶栓的时候了,因为坏死的心脏已经接近坏死,溶栓只是会加大失血的危险,对患者来说,好处很小,最好的办法就是溶栓,一旦被发现,就要抓紧每一分钟的时间,这是最好的时机。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急性心梗并没有绝对的预防途径,但是注意以下几点可以降低心梗的可能性:
1.急性心梗是冠心病急性发作状态的先决条件,如果患者一定有冠状动脉病变。那么就需要有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尽量避免冠状动脉病变。戒烟限酒。忌暴饮暴食。每天坚持锻炼时间30min,增强自身免疫能力。
2.如果是患有冠心病伴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脂血症者,须由专科医生进行诊治,当血脂、血糖和血压得到控制,能减少心梗机会。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心肌梗死在冠心病中危害最大,可根据下列原则予以挽救:
1.发生心肌梗死应绝对卧床休息,如发生于家庭中,严禁病人活动,需静止,可尽量减少心肌耗氧。
2.家中有氧马上吸,流量可选每分钟3~4L。
3.入院时先建立静脉通道以随时给药。
4.服用止痛药物如吗啡或者杜冷丁,由于疼痛可使心肌耗氧量增加,反而使病情恶化。
5.用心电监护仪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并及时发现心律失常,可应用利多卡因治疗,如有室性颤动可电击复律。血压降低、收缩压低于50mmHg时可应用升压药。
6.如发病时间未超过6小时而无出血性疾病及症状者,可应用尿激酶及链激酶溶栓治疗,溶栓无效者可植入支架。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急性心肌梗塞的主要检查方法为心电图检查和心肌损伤标志物,须于十分钟内做心电图检查,和心肌损伤标志物须在30分钟内显现的研究结果。急性心肌梗塞也需进行血常规,肾功能,电解质,D二聚体等检查、输血前检查,凝血四项等内容。这些项目都是非常必要的检测指标,但不能因为患者病情复杂就忽视了对其检查,以免延误抢救时机。急性心肌梗塞一确诊就清楚了,应尽早给予再灌注治疗,具备条件时,应进行介入治疗。
对于已经发生心肌梗死或正在发展为心梗的患者,应该及时地采取溶栓疗法和抗凝药物,并积极控制心室率、血压、心率,以减少梗塞面积、降低死亡率。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