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怎么预防小儿分离性焦虑症?

会员158444785 2岁 已回复
我的孩子和其他的小朋友一样,一旦看不到妈妈就会哭闹不止,并且经常的哭的是眼睛都肿了,让人看了我特别的心疼的,一直都以为这是孩子的天性,可是今天听一个医生说孩子的这种情况是小儿分离性焦虑症。 ,我的孩子也总是看不到我的时候哭闹的很厉害,想了解下什么是小儿分离性焦虑症?
医生回答共1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驻站医生2
擅长:全科
你好,护理预防重视儿童心理健康,为母亲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消除家庭环境或家庭教育中的不良因素,克服父母自身弱点或神经质的倾向,提供父母生物反馈疗法(松弛疗法),帮助小儿全身放松训练,配合游戏、音乐疗法等,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育。[
有用0
相关问答

通常情况下,儿童分离性焦虑症属于精神心理类的疾病,所以无需特殊饮食。
分离性焦虑症大多是儿童患有,处于发育阶段,需要膳食均衡,注意蛋白质、维生素等物质的摄入,保证患儿健康成长的需求即可。还可吃芹菜,胡萝卜,白菜,菠菜,茄子,西红柿,黄瓜,食用菌等蔬菜,蔬菜可提供人体所必需的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

卢成瑜主任医师儿科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急慢性咳嗽、喘息性疾病、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治以及儿童营养、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诊治

儿童分离性焦虑的流行病学具体占比如下:
儿童青少年分离性焦虑有4%的患病率,国外研究发现,有3.5%的儿童有分离性焦虑,也有调查发现有4.7%的分离性焦虑。国内一些研究发现儿童患分离焦虑大概有1.24%,常在儿童和青少年早期有分离性焦虑,5-16岁较常见,发病年龄平均在七岁半左右。国外对6-8岁儿童的发病率做过调研,占4.9%,有关于青春期前儿童发病率的调查,发现大约占4.2%,报告中男女的比例很接近。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一般情况下,儿童分离性焦虑障碍可能会有焦虑、害怕独处、躯体症状、情感冷漠等症状表现。
1.焦虑:焦虑是儿童分离性焦虑障碍比较典型的症状表现之一,儿童可能会变得烦躁不安或者哭泣,同时也不易安抚。
2.害怕独处:儿童分离性焦虑障碍患者不愿自己一个人待着,并且晚上睡觉时需要亲人的陪伴。
3.躯体症状:儿童分离性焦虑障碍患者可能会出现躯体症状,如恶心、呕吐、胃痛、头痛等。
4.情感淡漠: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过度安静、淡漠等症状表现。

卢成瑜主任医师儿科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急慢性咳嗽、喘息性疾病、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治以及儿童营养、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诊治

儿童分离性焦虑症是指儿童对其依恋对象分离感到过度焦虑,是儿童时期较常见的一种情绪障碍,多发生在幼儿早期,以3到5岁多见,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熟悉环境,而自行缓解。

刘强副主任医师精神科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已帮助用户:0
擅长:失眠,紧张,焦虑,恐怖各种情绪障碍,抑郁症,婚恋问题,人际交往

儿童分离性焦虑障碍的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种:
1.一般治疗:了解存在的诱因并及时消除,给儿童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2.药物治疗:遵医嘱使用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包括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等。
3.心理治疗:尽快帮助儿童适应新的环境,采取非语言的方式进行安抚,可以多进行言语上的沟通。

卢成瑜主任医师儿科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急慢性咳嗽、喘息性疾病、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治以及儿童营养、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诊治

失眠焦虑症是由睡眠障碍和抑郁症引起的,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解决:
1.睡眠障碍:即睡眠障碍或睡眠滞留障碍可以表现为烦躁、烦躁、失眠等症状。可以通过针灸、按摩和适当的运动进行治疗。如果症状严重,持续时间长,还可以选择药物治疗,如世界语、右佐匹克隆等。这药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2.抑郁症或焦虑症:抑郁症和焦虑症是一种情感性精神障碍,通常表现为思维迟钝、心烦意乱、坐立不安、失眠、早起等。严重的时候会出现悲观绝望等情绪。一般需要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可以按照医生的指示选择三环抗抑郁药和苯二氮卓类药物进行治疗。

吕志勤主任医师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