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失眠怎么调理才好

会员140759217 22岁 已回复
我老睡不好觉,梦多,睡眠很浅,易醒,白天老想打瞌睡,特别眼睛老觉得酸胀,睁不开,记忆力也差,有是头晕浑身软,难受怎么办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长期失眠怎么调理才好
医生回答共1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驻站医生11
擅长:全科
你好,问题分析,根据你描述的症状建议你在饮食上可多吃些葵花子、大枣,蜂蜜、小米,牛奶等,晚上可饮小米、莲子。指导意见,建议你到当地医院请有经验的中医为你诊治,对症用药。
有用0
相关问答

长期失眠后吃的话,可以吃以下食物调理:
1.苹果。苹果的维生素含量比较高,不仅能睡觉,还能促进胃肠蠕动,有助于身体排出毒素。
2.橘子。橙子含有维生素C,长期食用可以缓解失眠。
3.可以吃很多枣子。红枣是中药、水煎,每天晚上睡觉前1小时服用。酸枣仁可以抑制中枢神经系统,起到一定的镇静作用。
4.可以适当吃山药,对补充维生素B有好处。对改善神经系统有好处。有利于缓解病情,改善睡眠。

吕志勤主任医师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

长期失眠不打瞌睡的调理方法如下:
1.调整生活方式:焦虑、抑郁、心情不好、脾气暴躁、性格变化,最近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增大,不能单纯治疗失眠,要调整好生活方式。患者可以咨询心理学家,可以进行很多舒适的训练,如游泳、瑜伽、太极拳。
2.调节饮食的方式:晚上不要暴饮暴食,不要吃太辣的食物,尽量不要熬夜。
3.药物治疗方法:对于长期失眠的朋友,通常建议口服改善睡眠质量、对抗焦虑的药物。通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打破失眠的恶性循环,睡眠生物钟就会逐渐恢复。

吕志勤主任医师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

长期失眠多梦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调节:
1.睡前不要吃东西:人体在睡眠时,脑神经细胞处于休息状态,消化系统的活动变慢。如果睡前吃东西,尤其是油腻的食物,或者吃得太多,会增加胃肠道的负担。因为胃里塞满了食物,横膈膜上抬,胸部受压,人躺在床上会感觉呼吸不畅,影响睡眠深度。
2.睡前洗脸洗脚:睡前洗手洗脸可以清洁手掌和面部的皮肤,促进头部、面部和上肢的血液循环,对大脑皮层是一种温和的刺激,有助于入睡。睡前洗脚可以清洁灰尘和汗液,消除脚臭,减少霉菌感染的机会,有助于保持被褥和床单的清洁。

吕志勤主任医师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

瑜伽治疗失眠的一些具体做法:
第一:坐在椅子上或地上,双手张开,与肩同宽,双手握拳,保持伸直30秒。
第二:慢慢放下手,深呼吸三下。
第三:睁眼,张嘴,伸出舌头30秒。
第四:五官突然拥抱30秒。
第五、慢慢放松五种感官,深呼吸三下。
第六:双手放在背后,头向下压,下巴靠在胸前30秒,双手放在背后,肩膀向后压,头抬起30秒。这是抬起头放松上半身深呼吸,包括下面的主动深呼吸等等。这些方法是非常有效的基本瑜伽技巧,可以为失眠者实现有效的放松练习。

吕志勤主任医师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

经常失眠多梦的患者,可以通过饮食、改善睡眠环境、药物等综合调整。
饮食方面,晚上睡前可以喝酸枣泥水,可以帮助睡眠。晚餐可以用百合、红枣、莲子煮粥,有养心安神、助眠的功效。为保证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避免在嘈杂、混乱的环境中睡觉。如果以上方法对调节睡眠无效,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对症药物安神助眠。如果担心西药的副作用,可以先选择中成药,比如百乐眠胶囊。如果中药效果不明显,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镇静剂,如艾司唑仑、阿普唑仑等调节睡眠的药物。睡眠好转后,要及时减量停药,防止对药物产生依赖。

吕志勤主任医师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

严重长期失眠的解决方案如下:
1.放松思想。有的人精神压力大,造成精神负担过重。一旦在床上不能及时入睡,就会胡思乱想,神经紧张,更加难以入睡。事实上,睡前放松心情有助于睡眠。
2.白天尽量不睡觉,失眠的人,不管白天有多困,也要坚持保持清醒。当晚上睡觉时,可以将自己的生物钟调整到正常状态,缓解失眠。
3.不要喝浓茶咖啡,也不要喝浓茶咖啡等提神饮料。这种刺激神经的饮料会留在体内,晚上可能会代谢掉,加重失眠症状,所以要坚持不喝这种饮料。
4.坚持运动失眠的人因为精神不好很少运动锻炼,会导致身体没有活力。事实上,适量的运动和锻炼可以加快身体的新陈代谢,有助于释放精神压力,有利于睡眠。

吕志勤主任医师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