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中医怎么治疗

会员139042162 0 已回复
失眠中医怎么治疗?
医生回答共1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驻站医生18
擅长:全科
失眠,又称不寐,是指病人入睡困难,或睡而易醒,时睡时醒,以致不能获得正常睡眠的一种病证,是老年临床常见多发病。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及生活压力的加大,失眠患者越来越多,笔者采用综合疗法治疗失眠,疗效甚佳,介绍如下。 1.保健疗法:每天按摩太阳穴,百会穴数次,用保健木梳梳头5分钟,从而保持心情舒畅,解除烦恼,消除思想顾虑。 2.饮食疗法:取大枣10枚,小麦20克,冰糖30克,先取大枣、小麦水煎去渣取汁,纳入冰糖烊化顿服,每晚1次。 3.药粥疗法:大枣10枚,元肉10克,大米50克,砂糖适量。先取大米煮粥,待沸时加入大枣、元肉,煮至粥熟时,调入冰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 4.脏器疗法:猪心1枚,柏子仁15克,调料适量。将柏仁去壳杂,洗净备用。猪心洗净,切片,与柏仁同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煮沸后,调入葱、姜、椒、盐、味精、猪脂等,煮至猪心熟后服食,每日1剂。 5.填脐疗法:取酸枣仁10克,研为细末,置肚脐中,外用伤湿止痛膏固定,1日1换。 6.敷足疗法:取朱砂3-5克,加浆糊适量调匀,置于伤湿止痛膏上,贴敷于脚心涌泉穴上,包扎固定,每晚1次。 7.足浴疗法:磁石30克,菊花、黄芩、夜交藤各15克,水煎2次,去渣取汁,倒入浴盆中,趁热浸洗双足15-30分钟,每晚1次。 8.耳穴贴豆法:主穴为心、肾、神门、皮质下、枕。心脾两虚配脾、交感;心肾不交配交感、内分泌;肝胆火盛配肝、脾、胃、止痛点。75%酒精常规消毒以后,用胶布将王不留行子贴于所选的一侧耳穴上,每隔3天换贴另1侧,并每天按压穴位4次,每次5分钟,6次为1疗程,连续2-3个疗程。 上述几法,任选2-3种,连续3-5天,即可收到明显疗效。《中国中医药报》
有用0
相关问答

焦虑失眠症的中医治疗有以下几个方面:
1、比较常见的应用药有杞菊地黄丸、朱砂安神丸、天王补心丹、归脾丸,还有桂枝龙骨牡蛎汤以及都气丸,还有右归饮,还有参茸地黄丸等药物对于肾、心都有很好的调养作用,可以治疗焦虑症的相关的症状。
2、还可以通过食疗来改善;其中主食及豆类,可选择小麦、荞麦等一些含矿物质丰富的食物。肉蛋奶的选择,则可选择鹌鹑、猪心等含有卵磷脂,脑磷脂丰富的食物,有利于睡眠。蔬菜方面,可以选择山药、洋葱、黄花菜等,这些食物含钙、镁、磷丰富的食物,有助眠作用。

吕志勤主任医师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

中医治疗严重失眠的方法如下:
1.中医治疗严重失眠的方法很多,临床上采用头顶正中线、头顶颞一线、头顶颞二线、颞后颞线穴位进行头皮针治疗。耳针疗法对失眠有较好的疗效,常用穴位有缘中、心、神门穴、交感神经,对失眠的治疗有较好的疗效。
2.中药治疗常用七叶神安片、天王补心丹、安神镇静丸等中药。
3.此外,也可以将劳宫穴掐成点或十字,揉印堂穴。有放松效果,对失眠有效果。

吕志勤主任医师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

中医治疗失眠,一般中医认为失眠叫不寐病,由于心神失养导致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不足造成,不能够消除疲劳、不能够恢复体力和精力。对于失眠可以通过中医的病症调理,具体如下:
1、心火炽盛失眠,采用朱砂安神丸清心泻火、安神宁心治疗。
2、肝郁化火失眠,常用龙胆泻肝汤清肝泻火、镇心安神治疗。
3、痰热内扰失眠,采用温胆汤清化痰热和中和安神治疗。
4、阴虚火旺失眠,常用六味地黄丸、黄连阿胶汤滋养降火、清心安神治疗。
5、心脾两虚失眠,常用归脾汤,补益心脾、养心安神治疗。

吕志勤主任医师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

中医治疗失眠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注意心理调节:心情不好会引起失眠,所以心理调节可以治疗失眠,石菖蒲、远志、参附等药物可以安神。
2.平衡阴阳:阳不入阴,就会导致失眠。有些药物可以调理阴阳,如交泰丸中的黄连、肉桂,可以治疗失眠,使人难以入睡。
3.气血双补:气血两虚的患者表现为睡眠浅、多梦、醒后乏力。建议用归脾丸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
4.滋阴降火:阴虚火旺的患者也会失眠。同时表现为舌质干红,无苔,易怒。建议服用黄连阿胶汤治疗。

吕志勤主任医师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

严重失眠可以用中医辨证论治进行治疗,主要用四进合真进行辨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肝火干扰神:常用龙胆泻肝汤;
2.痰折磨心灵:失眠患者伴有情绪烦躁,要用黄连温胆汤治疗。
3.虚弱患者:一般体质弱、年轻女性、慢性失眠、久病后失眠,由于气血不足,经常用耳飞汤治疗。
4.心情淡漠、气闷:平时用心慌、心悸、胆小、容易受惊、经常用安心脂钉丸或酸枣仁汤治疗。

吕志勤主任医师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

中医治疗失眠一般采用以下三种方式:
1.通过按摩脸部穴位促进睡眠:按摩穴位刺激耳科,从而达到体内虚火的排出,提高阴阳协调性。通过刺激神门穴,可以达到目的。可以用小珠子蘸酒精在神门穴上来回按摩挤压,达到促进睡眠的效果。
2.刺激足部穴位可以治疗失眠,平时睡前用热水泡脚,缓解身体疲劳。赤脚在鹅卵石路面上走十分钟,刺激脚部穴位能够提升睡眠欲望。
3.针灸和中药配合使用可以治疗失眠,穴位主要选在心经和肾经。通过刺激这些穴位,可以激发身体内部的潜能,在中医的辅助下,加强身体内部的自我恢复能力,使身体达到阴阳协调的状态,治疗失眠。

吕志勤主任医师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