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酮体2+,正在医院输液排酮。

会员83489842 55岁 已回复
尿酮体2+,正在医院输液排酮。糖尿病,血糖控制良好,为什么还会酮体高?是什么原因导致?8月3日急性心梗溶栓引发脑出血。现正在恢复期。心脑血管药:硝苯地平,奥拉西坦,厄贝沙坦,瑞舒伐他汀;血糖药:来得时,唐林,盐酸吡格列酮,伏格列波糖片,维格列汀。
医生回答共5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刘运军 医师 福建省人民医院中医科 三级甲等
擅长:中医各科
已帮助用户: 4701
指导意见:肝脏中,脂肪酸氧化分解的中间产物乙酰乙酸、β-羟基丁酸及丙酮,三者统称为酮体。肝脏具有较强的合成酮体的酶系,但却缺乏利用酮体的酶系。 酮体是脂肪分解的产物,而不是高血糖的产物。
有用0
关注
杨明珠 医师 南开大学医院内科 三级乙等
擅长:糖尿病,糖尿病合并感染
已帮助用户: 154
指导意见:是不是过度的控制了饮食呢?饥饿也会出现酮体得。目前您吃的药物影响不太大。
有用0
关注
张龙 医师 绵阳高新区磨家镇卫生院内科 一级甲等
擅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
已帮助用户: 9031
指导意见:你好,平时血糖控制没有问题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常见于血糖控制不好,血糖搏动大等情况,从治疗高血压和糖尿病的药物看,没有药物导致尿酮体增高的可能,还是平时血糖控制出了问题。
有用0
关注
党娟 医师 商河县龙桑寺镇卫生院中医科 一级甲等
擅长:不寐,心悸,胃痛,头痛,中风
已帮助用户: 2437
指导意见:你好,了吃的药种类很多,对肝肾都有一定程度的损害。
有用0
关注
王晋军 医师 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柳林镇卫生院内科 一级
擅长:内科疾病肾病、各种肾炎,高血压、胃炎、胃溃疡、
已帮助用户: 134675
指导意见:现在的酮体两个加号,有可能是与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有很大关系,现在需要继续服用药物治疗,密切监测血糖,避免引起血糖的严重增高,避免发生酮症酸中毒。
有用0
相关问答

孕妇尿酮体2+不伴有其他临床症状的情况下是正常的。
孕妇尿常规发生尿酮2+,不伴有别的临床表现正常的。这种情况下,尿常规临床医学多见空腹检查,但是由于病人空腹造成尿酮体上升,查验时发生尿酮体2是正常生理状况。孕妇患糖尿病患者发生尿酮体时,应尽快调理身体医治。此外,一定要注意少糖,低脂肪,低胆固醇饮食。

王凤英主任医师妇产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高危妊娠、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宫内生长受限。

正常人酮体定性试验为阴性。但在饥饿、各种原因引起的糖代谢发生障碍脂分解增加及糖尿病酸中毒时,因产生酮体速度大于组织利用速度,可出现酮血症,继而发生酮尿。不同病因引起的酮症,酮体的成分不同,即使一病人不同病程也可有差异。

潘永源主任医师内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糖尿病 甲亢 甲减 妊娠糖尿病 高血压 骨质疏松 高尿酸血症 肥胖 更年期综合征

尿酮体两个+则说明的酮症酸中毒比较严重,尿酮体处于尿液中间,是由糖尿病造成的终产物。酮体过高说明血糖控制不好,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可能性。要积极的进行治疗,否则会发生一些危险,甚至危及病人的生命。因此,当患者的尿酮体呈现两个+时,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潘永源主任医师内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糖尿病 甲亢 甲减 妊娠糖尿病 高血压 骨质疏松 高尿酸血症 肥胖 更年期综合征

出现有尿酮体,一方面考虑是过度饥饿,饮食不当导致出现的情况,同时也考虑是糖尿病血糖过高,导致出现的酮症酸中毒。如果是因为饥饿导致,目前从饮食上注意调理,尽量少量多餐,从流质饮食转为半流质饮食,转为正常饮食,尽量饮食多样化,尿中的酮体逐渐就会消失。如果血糖偏高导致,需要应用胰岛素降低血糖,血糖在正常的范围,尿中酮体也会消失。

潘永源主任医师内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糖尿病 甲亢 甲减 妊娠糖尿病 高血压 骨质疏松 高尿酸血症 肥胖 更年期综合征

尿酮体是由于人体内脂肪大量分解而产生,并由尿液排出体外,人体如果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酮体并在体内堆积,将会引起代谢性酸中毒,严重者将危及生命,因此定期必要时监测酮体非常重要。尿酮体高并不一定时怀孕,还有可能是生病了。

周敬伟副主任医师妇产科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红斑狼疮,皮肌炎,银屑病,性传播疾病,白癜风,痤疮

尿酮体阳性,主要是查尿常规,酮症这一项出现加号。酮体有三种,α-羟丁酸、乙酰乙酸和丙酮,血中主要是测的是α-羟丁酸,尿酮体主要测的是乙酰乙酸和丙酮,有的试剂测的是乙酰乙酸,有的试剂是丙酮。尿酮体阳性主要见于两种情况:一种是血糖明显增高,尿糖、血糖都是阳性的,尿酮体也是阳性,这种情况下主要见于糖尿病酮症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属于糖尿病的一种急性并发症。

潘永源主任医师内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糖尿病 甲亢 甲减 妊娠糖尿病 高血压 骨质疏松 高尿酸血症 肥胖 更年期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