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家族遗传的高血压,属原发性高血压,在医院多次住院治疗,血...

会员352752 36 已回复
我有家族遗传的高血压,属原发性高血压,在医院多次住院治疗,血压很难控制,一直比较高,现有左心室肥大,以及轻微脑梗。最后一次住院就是突发脑梗,是2007年11月,出院时医生给开的药是络活喜每日两次,每次一片;络德每天两次,每次半片;安博维每日一次,每次一片;蒙诺每日一次,每次一片;双克每日一次,每次一片;拜阿司匹林每日一次,每次一片。我已服用至今,朋友都说我还年轻这么吃药肝肾会受不了,而且我是个病退工人,每月工资还不够吃药的。请问我这种情况能换些药吗?用什么好呢?麻烦了,在这先谢谢好心人!
医生回答共3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王林献 医师 章台镇北胡帐村卫生室妇产科 一级丙等
擅长:宫颈炎,宫颈糜烂,盆腔炎
已帮助用户: 232073
指导意见:高血压 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下降压的药物如氢氯噻嗪,利血平,复方降压片等,饮食注意膳食搭配,高血压多为钠摄入过量造成,所以,平时要注意少吃咸的食物,食盐要适量,平时可多吃点芹菜、冬瓜、苦瓜、洋葱、大蒜、木耳、蘑菇菌类,过些天吃点带杆的蔬菜,比如韭菜、油菜、油麦菜、空心菜,这些蔬菜有较长的纤维,能清理肠道宿留的垃圾,疏通肠道排毒。
有用0
医生会员
擅长:
像你的情况,最好选择葛藜胶囊再配合任何一种降压药服用即可以,因为葛藜胶囊是国家863平台上所研发的一种高科技纯天然辅助降压产品,同时也有修复心、脑、肾功能,你长期如此多的西药降压,已经损伤了心脑肾功能,高血压“病发于肝,病于在肾”!可以考虑一下我的意见!
有用0
相关问答

高血压是由基因、环境两方面共同作用而引起的。遗传和遗传方面的原因,高血压具有显著的遗传性,并且根据预测,在所有人中,至少20%-40%的血压变化是遗传所致。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高血压是一种家族聚合症,也就是说,如果父母不患高血压,一方患有高血压,一方患高血压,另一方患有两种高血压,其孩子患有高血压会增大。单卵双生的血压比双卵双生同要定期监测甲状腺机能,防止出现甲亢。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高血压发病因素中它是遗传的,因此如家长患有高血压,其孩子患高血压的可能性较大,但是,并非所有家长都患高血压,孩子也必然得高血压,这仅仅是几率倾向。
所以说,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还要及时进行治疗,这样才能更好地降低疾病带来的伤害。尽可能地在平时多一些关注,能建立好生活饮食、生活方式等标准,这样的话,就可以达到积极防范的效果。因此一般情况下,可清淡进食,勿食过咸、过腻之品,每天都要坚持进行一些体育锻炼。
还要养成一个健康的生活习惯,比如,要保持一个正常的作息,这样才不会导致血压过高,从而影响到身体其他方面。其次是现在的生活压力较大,特别是某些青年群体,尽可能地还要缓解生活压力,忌焦虑紧张。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建议采取生活护理的方式控制妊娠高血压。
妊娠期高血压是指孕期前或年轻时无高血压的妇女,在怀孕后或怀孕五个月期间,可能会出现高血压、下肢水肿、尿中有蛋白等症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对母体和胎儿的健康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孕期要注意预防。
孕期的食量会有所增长,但是要注意适量的食盐,要注意适量的运动,要有规律的饮食。

王凤英主任医师妇产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高危妊娠、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宫内生长受限。

高血压有遗传的可能,除了遗传的因素外,还有很多其他的因素。
如果父母和直系亲属都有高血压,那子女就会比同龄人更容易得高血压,而且有遗传的可能。高血压的发生除了遗传因素外,还与个人的不良生活习惯有一定的关系,比如平时吃高盐分的食物,多运动,多坐等;还可以引起高血压。
高血压的病人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呋塞米等降血压的药物。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高血压的发病原因是家族的遗传因素,经过多年的临床经验证明,高血压病人的家庭倾向性在人生的初期就已确立。
父亲和妻子患有高血压,其孩子的发病率为46%,而父亲和女儿患有高血压,孩子的发病率为28%,而父亲和女儿的血压则只有3%。通过对大鼠进行的动物试验,已经成功地构建出了具有遗传性的高血压大鼠,经过几代的繁衍,高血压的发病率达到了100%。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大多数的高血压都可以用药物来控制。
高血压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原发性高血压,另一种是继发性高血压,具体原因不明,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保持血压在正常范围内,避免出现各种并发症。二次高血压多在年轻人中比较常见,要明确病因,针对病因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才有希望彻底根治。
建议患者在生活中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过度波动。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