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小儿哭闹呕吐,下午到医院就诊,经B超检查确诊肠套叠.空气...

会员311095 13个月 已回复
中午小儿哭闹呕吐,下午到医院就诊,经B超检查确诊肠套叠.空气灌肠五次失败后,晚上进行手术治疗.伤口用纱布覆盖.第二日无合适绑带改用绷带缠绕腹部伤口.纱布上有血迹.第三日绷带滑塌至纱布下方后剪去.至一周后拆线仅有纱布覆盖.拆线前观察伤口外观平整.拆线时小儿哭闹,缝合处有鼓起,缝合线一经抽出便伤口开裂,肠器外露. 立即手术缝合.第二次缝合用绷带绑紧伤口.术后小儿经常哭闹,大便不通畅.前两次灌肠有一些粪便排出,后几次灌肠仅有少量黏性物质流出.三日后腹部彩超检查为肠腔积液.X光检查可能为肠梗阻或肠粘连.经第三次手术发现为成角肠粘连.
医生回答共2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黎浴曦 医师 钦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科 三级甲等
擅长:幼儿急疹,小儿呕吐,小儿感冒,新生儿溶血病,小儿缺...
已帮助用户: 32122
你好!孩子的肠器外露后,孩子哭闹而腹压增大,会把肠器压向伤口,就有可能由手术伤口渗出的分泌物粘连住。
有用0
关注
张清伦 副主任医师 威县人民医院外科 二级甲等
擅长:脑出血,脑积水,脑瘤
已帮助用户: 306278
指导意见:主要是肠道功能出现问题.应该想办法改善其功能。手术是快但只是暂时的.而功能恢复正常才是永久的.你可以试试中药治疗.建议你去中医院看看.医生会辨证用药.有方药可治愈此病。
有用0
相关问答

通产肠套叠术后是不能改善便秘的。
小儿肠套叠是小儿普外科常见疾病,主要原因是肠管不规则蠕动导致部分回肠至回盲部套叠入结肠,肠管与肠管之间卡压。肠蠕动有阵发性,可能伴有阵发性腹痛,肠管与肠管的套叠导致肠管水肿,导致腊肠样包块,肠管卡压太久,导致黏膜坏死,会有出血等症状,导致大便呈果酱样。肠套叠是肠管结构变化,空气灌肠复位后肠管蠕动功能没有变化,肠套叠术后不能改善便秘。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孩子胃肠道感染容易出现饮食差,嗜睡需要注意排除是否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必须去医院检查。先完善血常规、大便常规,排除胃肠道感染的情况。如果孩子精神持续不好,需要检查脑脊液看是否有颅内感染。

陈瑶副主任医师儿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各种新生儿期疾病:如早产儿、新生儿肺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颅内出血等,以及婴幼儿期疾病:如支气管肺炎、小儿腹泻病、婴儿肝炎综合征等,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早产儿(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及危重新生儿的救治。

肠套叠经常跟肠炎一起出现,很容易出现发热,灌肠是治疗肠套叠的保守方法,如果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或者肠套叠不能及时纠正,出现肠坏死,必要时需要手术治疗的。包括灌肠后出现的症状表现一定要在现场医生的指导下,观察一下,才可以进行相关的用药,不可以自行随意处置和使用药物。

姜金波副主任医师外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胃肠外科、肛肠外科、腹壁疝外科。

肠套叠空气灌肠是指一段肠子套入相近的肠管中。小孩中,主要是回肠、结肠发生套叠。有三大症状,分别是腹痛、血便以及腹部肿块。建议患者前往医院进一步检查,做空气、氧气或者钡剂灌肠,不仅仅可以帮助诊断肠套叠,还能有一定治疗效果。如果灌肠后,患者肠套叠不能恢复正常,病情持续时间超过48小时,肠管可能有坏死。

徐建威副主任医师外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胰腺癌,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胰腺囊性肿瘤,梗阻性黄疸,十二指肠肿瘤,胆管癌,腹膜后肿瘤,急慢性胰腺炎,胆囊结石,脾脏病变的诊断及外科治疗,特别是腹腔镜微创手术。

宝宝肠套叠灌肠后,有复发的危险,因此要加强营养和护理。
肠套叠灌肠,在排气后可以吃流质食物,不排气不能进食;2-3天后慢慢变成半流食,观察由没有腹部疼痛,大便也会恢复正常。
注意宝宝腹部的保暖,不要着凉,不要受风,也要防止各种病毒细菌的感染,要注意观察大便和有没有腹痛、腹胀等症状,一旦出现不排便、腹痛、腹胀等症状,要及时就医。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宝宝肠套叠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灌肠。
宝宝患有肠套叠,给宝宝进行灌肠处理是不会有太大的危险的,家长不用过于担心。而且给宝宝灌肠主要是给宝宝的肛门打气到一定的压力之后,会将套叠部位的冲开,缓解病情。在做了灌肠方法之后,一定要注意护理,而且要注意清淡饮食。尽量采取少食多餐的原则,多喝水有利于避免肠套叠的再次发生。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