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腓骨骨折,如果它是胫骨平台骨折,伴有腓骨上端的骨折,因为它是关节内的损伤,同时有可能有腓总神经有损伤的情况,从而出现神经麻痹,如果它鉴定,应该就可以鉴定为8到9级左右。
胫腓骨骨折可以通过活动膝关节、踝关节以及足部的各个小关节来保持关节的正常功能。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是胫腓骨骨折,骨折后要加强功能锻炼,可以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消肿消痛,预防深静脉血栓、关节僵硬等。胫腓骨骨折的功能康复需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首先要进行关节的屈伸活动,活动脚趾、踝关节和膝关节,不需要负重,可以在不借助拐杖和助行器的情况下下床活动,以达到行走的目的。
胫腓骨骨折术后可进行早期的功能锻炼,但是在术后30天之内应避免下地,可在床上进行功能锻炼,首先把患肢抬高,用软枕把患肢垫高,有助于患者的血液循环,然后嘱患者行患肢各关节的屈曲和伸直的主动活动,以防止关节粘连,僵硬,甚至肌肉萎缩。
1个月后可行x线检查,若无明显异常,有骨痂形成,则可在床边行无负重的功能锻炼,3个月后便可负重行走。
如果胫腓骨骨折87天后,可以遵医嘱进行适当的锻炼。
胫腓骨骨折长期制动可能会产生肌肉萎缩的问题,导致力量下降。因此,早期通过等长收缩的方式,进行下肢肌肉的力量训练,后期可以配合等张抗阻收缩的方式,进行肌肉力量训练。要循序渐进地进行下肢的负重训练,提高下肢站立的平衡性、稳定性,防止后期产生步态异常的现象。
患者发生了小腿腓骨骨折术后的恢复训练,一般分为前期的恢复训练,骨折稳定之后,再进行功能训练。
功能训练是为了使患者能够充分地恢复下肢的肌肉,改善踝关节和膝关节的屈伸能力。在骨折手术后的初期,可以进行下肢的肌肉等长的收缩运动,这样可以增强下肢的力量,避免肌肉的废用性的退化。骨折一个月后,骨折断端的曲伸和膝关节的屈伸运动都可以进行,还可以进行下肢的直腿抬高功能训练,来加强腿部的肌肉力量和关节的屈伸运动。在骨折两个月之后可以拄拐杖,病人可以做一些轻微的运动,然后逐步的加大负重和负重的次数,一个多月之后,病人就可以用拐杖行走了,而且还可以通过使用固定的物品来进行下肢的弯曲和深蹲,来达到锻炼膝关节的屈伸和腿部的肌肉的强度。
胫腓骨骨折术后45天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进行锻炼:
第一,每天坚持股四头肌和小腿肌肉收缩舒张练习,可以加快下肢的血液流通和骨折的恢复,也可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出现,加快四肢水肿的消失。
第二,每天坚持做直大腿的训练,这样可以提高腿部的肌肉强度。
第三,每天主动屈膝关节和踝部,可以防止相邻的关节出现关节的僵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