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人吃坎地沙坦酯分散片对身体有副作...

会员5488567 35岁 已回复
高血压人吃坎地沙坦酯分散片对身体有副作用吗
医生回答共1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范增军 医师 河北邢台贺营医院内科 一级甲等
擅长:中西医结合内科常见病,对消化、呼吸、两性生活、生殖...
已帮助用户: 247495
一般治疗 
  [2]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足够的睡眠,参加力所能及的工作、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注意饮食调节,以低盐、低动物脂肪饮食为宜,并避免进富含胆固醇的食物。肥胖者适当控制食量和总热量,适当减轻体重,不吸烟。 
  服用少量镇静剂可减轻精神紧张和部分症状,可选用:安定、溴化钾、苯巴比妥、利眠宁等。
药物疗法
  [3]老年高血压患者,多伴有全身动脉硬化,肾功能不全,血压调节功能较差,并常合并哮喘、慢性气管炎、糖尿病等,应避免使用交感神经节阻滞剂,可选用利尿剂和钙拮抗剂,常用双氢克尿噻12.5~25mg,1日1次,或硝苯吡啶5~10mg,1日3次,对大多数患者有效。
  中青年高血压患者交感神经反应性及肾素水平一般较高些,且合并症少,可选用β受体阻滞剂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美多心安或氨酰心安50~100mg,1日1次,或巯甲丙脯酸12.5~25mg,1日3次。
降压药物治疗
  根据病情合理使用降压药物,使血压维持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对减轻症状,延缓病情进展以及防止脑血管意外、心力衰竭和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都有作用。降压药物种类很多,各有其特点,目前趋向于作用持久,服用次数减少的长效制剂或剂型,以方便病人服用。常用的降压药物有: 
  1 、利尿降压剂:氢氯噻嗪、环戊甲噻嗪、速尿等 
  2、 中枢神经和交感神经抑制剂:利血平、降压灵、盐酸可乐定 
  3、 肾上腺素能受体组滞剂:β阻滞剂如心得安、氨酰心安、和美多心安等;α阻滞剂如苯苄胺、α+β阻滞剂如柳氨苄心安 
  4、 酶抑制剂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 
  5、 钙离子拮抗剂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 
  6、 血管扩张剂如肼苯哒嗪、长压定、哌唑嗪、呱氰啶等 
  7、 神经节和节后交感神经抑制剂如呱乙啶、酒石酸五甲呱啶等 
  8 、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如酮色林等 
  9 、复方制剂如复方降压片、复方罗布麻片
有用0
相关问答

坎地沙坦酯片降压效果很好。可以帮助抑制血管的收缩,帮助有效减轻头晕的症状。可以与其他抗高血压的药物一同服用。用药期间不可以吃,辛辣刺激食物,要低盐,低脂饮食。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高血压的危害相对较严重,对多器官有影响,需要积极控制病情的发展。
高血压是一种非常严重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的主要风险因子,同时还会伴随着心脏、肾脏等脏器的机能和器质性损伤的症状,严重影响身体健康。高血压包括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高血压患者要及时就诊,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明确病因后积极治疗,不要延误病情的治疗。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茯苓有非常高的食用价值,常吃茯苓能够起到抗癌的作用,而且茯苓能健脾和补肺。茯苓能够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所以高血压是可以食用茯苓的。茯苓被人们誉为是四时神药,就是说茯苓在任何一个季节都能起到很好的药效,所以茯苓也是非常受人们欢迎的一种药物。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一般情况下,高血压可以吃鸡蛋。
蛋黄中的卵磷脂,是一种强乳化剂,不仅可以使血浆中的胆固醇和脂肪颗粒变小且避免其沉积在血管中,还可以维持血液中胆固醇含量的稳定,减少动脉粥样硬化。因此,高血压患者是可以吃鸡蛋的。日常生活中,高血压患者要每天检测血压,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游泳等,要保持轻松、愉快、平和的心态,避免激动、紧张等情绪刺激。

吕志勤主任医师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

高血压可以吃榴莲的,主要需要低盐低脂饮食,增加运动量,药物控制血压。高血压病可以适量的吃水果,但要控制好总量,避免进食高糖食物对控制体重不利。高血压病要经常测量血压的水平,利用药物配合饮食治疗把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高血压吃土豆是可以的。
高血压患者可以食用马铃薯,马铃薯属于淀粉类食品,一般对血压没有任何的危害,需要密切监测血压,一旦发现血压升高,要及时服用降压的药物,避免食用过多的辛辣刺激的食品,多注意多休息。高血压患者还应该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氨苯蝶啶、阿米洛利、硝苯地平缓释片等药物来控制疾病。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