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性黄疸非得停母乳吗?还是吃药不停母乳也可以?
新生儿可以通过正确的喂养方式预防黄疸,具体分析如下:
建议多喂养,多哺乳,促进排便,可以减少黄疸。有些父母会给宝宝服用一些促进大便排泄的中成药,这样可以减少黄疸,但是如果服用了中成药,就会出现腹泻、电解质代谢紊乱、酸碱平衡失调、脱水等情况。另外最好不要用民间的偏方,如果出现了黄疸,可以到儿科或者儿保门诊进行密切的随访,要多听取专家的意见。
新生儿黄疸可能吃以下食物喝药物:
1.食物:母乳喂养的婴儿一般都是按需要喂食,当婴儿出现饥饿时就开始喂奶。若母乳不足,要及时补充配方奶,定期定量喂食,2-3个小时一次,可帮助黄疸的消失;
2.药物:益生菌类、中药类等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常用药物。酪酸梭菌活菌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是益生菌,而茵栀黄口服液、茵栀黄口服液等是中成药。
新生儿黄疸可能会全身黄。
新生儿黄疸也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这是因为人体内胆红素积累导致的皮肤,黏膜等器官出现黄染,这是新生儿最常见的症状,也就是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
首先,家长可以用肉眼观察孩子的脸部和眼睛,看是否有发黄的迹象,并注意到孩子的排泄物和排泄物颜色有无变化。有可能是因为新生儿出现了黄疸。
一般情况下,新生儿出现黄疸,主要是由于血液中的胆红素高,胆红素是一种有毒的物质,过高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尤其是脑部,由于新生儿脑细胞还没有完全成熟,胆红素很容易进入脑部,与脑细胞融合,一旦融合,脑细胞就会失去正常的作用,从而出现一些副作用,比如说耳聋,会导致体质下降,而体育锻炼的话,可能会导致脑性瘫痪。如果黄疸在15以下应及时就医。
一般来说,新生儿黄疸有以下症状。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的皮肤黏膜发黄、巩膜黄染,可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如果是病理性黄疸,患儿除面部、躯干外,还可在四肢、手心、足心等部位有黄染,一般程度较重,呈橘黄色,需要积极治疗。
家长应该让患儿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注意休息,保持环境安静和室内空气新鲜,适当到户外活动,加强体格锻炼。
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是两种不同的情况。
生理性黄疸通常在出生后2-3天左右出现,4-5天达到高峰,6-7天后逐渐消失,最长2周左右才会完全消失。黄疸值是指出生后24小时以内的婴儿小于6,48小时以内的婴儿小于9,72小时以内的新生儿小于12,4-5天出现黄疸的峰值不会超过15,这是生理性黄疸的最高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