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夜间哭闹的孩子首先需要保持室内的空气的清新,让孩子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情,室内的温度需要适宜,光线比较柔和,创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按时睡觉,在孩子睡觉之前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不要过于兴奋。
通常对于小儿夜啼症分为二种,脾寒引起的、心热引起的。对于脾寒引起的夜啼症,应温中健脾、养心安神,可补脾经,推三关,摩腹,揉中脘,揉外劳宫,揉一窝蜂,掐揉小天心,揉百会穴。对于心热引起的夜啼症应清心降火、宁心安神,可清心经,清天河水,清肝经,掐揉小天心掐五指节,揉内劳宫,揉总经。
夜啼是指1岁以内的哺乳婴儿,晚上睡觉啼哭,间歇发作或持续不已,偶尔达到通宵,或着每天晚上定时啼哭、白天如常的疾病。本病常见于6个月以内的婴儿。中医认为,多是因为脾脏虚寒、心经积热、突受惊吓、乳食积滞所致。
如果是心热引起的夜啼,基础方加清心经、清天河水各300次,揉内劳宫100次。如果是惊恐引起的夜啼,基础方加清心经300次、推攒竹与掐小天心5次、捣小天心20次。具体需要根据宝宝的哭闹情况来辅助的。
引起小儿夜啼的主要原因为脾寒、心热及惊恐。孕母素体虚寒,胎儿生后禀赋不足,或乳母恣食生冷,冷乳喂儿,或因调护失慎,腹部中寒,均能使脾寒内生。夜属阴,重阴脾寒愈盛,寒邪凝滞,气机不通,故入夜腹痛而啼。小儿胎热内蕴,或乳母及乳儿过食香燥炙之物,均使小儿心经热盛,故心烦不安而夜啼。心主惊而藏神,小儿神气怯弱,若暴受惊恐,而致心神不宁,神志不安,引起夜睡之时阵发惊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