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低血糖,夏天我该吃些什么,有什

会员59569076 31 已回复
我低血糖,夏天我该吃些什么,有什么是该注意的或不该吃些什么,吃什么是最好的.
医生回答共4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李晓 私人营养师(暂不发布)其他 三级乙等
擅长:蜂胶片,保健品,维生素B1
已帮助用户: 17371
健康指导:建议增加运动调节饮食进行保养,如适当调整饮食结构,从而促进机体回复。 建议要合理搭配,宜清淡易消化,注意定时定量定质,多吃蔬菜水果鱼类、鸡蛋、豆制品等及适当增加钙质。 冰淇淋,汽水 等少食;如辣椒、狗肉、公鸡等少食;不吃辛辣;忌辛辣、鱼虾、烟酒等;
有用0
关注
王计方 医师 南和益康诊所内科 一级甲等
擅长:胃肠道感染,十二指肠炎,胃溃疡,肠胃炎
已帮助用户: 451
问题分析:低血糖发作,没有一定的时间和规律,饮食上不需要特意补充,进食过甜,反而会增加胰岛负担,有导致血糖异常的危害、正常饮食即可。
意见建议:如果发作频繁,可以在身上常备一些糖果类的,发作时,含服,可以快速制止发作。
有用0
关注
柳彤 医师 河北省高碑店市东盛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科 一级乙等
擅长: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如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
已帮助用户: 65606
问题分析:像你这个低血糖的话,是血葡萄糖浓度低于正常,一般会出现饥饿感、出汗、心慌等表现的。
意见建议:如果有发作的话可给予糖类饮食,如糖水、糖果或糖粥等,一定要按时进食,生活规律 ,平时可以多吃些水果,面食等。
有用0
关注
鲁兴勇 医师 中铁十五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医院中医科 二级
擅长:中医科,尤其擅长体寒等疾病
已帮助用户: 63749
问题分析:你好!从中医学的角度讲,有女性是以血为本之体的说法。所以成年女性出现低血糖,多会伴随有贫血(气血不足)的现象。
意见建议:饮食宜于高蛋白、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为主,多吃蔬菜、核果、红枣、阿胶、瘦肉、鱼类等。要戒烟禁与少喝咖啡类。
有用0
相关问答

低血糖患者周围应经常准备些饼干、面包馒头或含糖饮料,出现低血糖时及时进食并及时矫正。除了需要注意饮食,还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补血的药物治疗,也能一定程度上缓解低血糖的情况。
通常病人的饮食应该是平衡的、按时吃饭的。应定期测定血糖并积极防治低血糖。低血糖患者应避免进行某些危险工作,如某些登高工作等,以避免危险。

孙香兰副主任医师内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分泌常见病的诊治。

低血糖的人可以备一些果糖和饼干,当出现低血压症状时,要随时的进行补充,多吃一些有营养的食物,摄入一定的糖类。低血压病人要将血压调节在正常范围内。通过改善饮食,增加营养。如多吃含维生素B1、维生素C、维生素E和铁质的食物。当出现了头晕乏力,智力下降,反应迟钝等不适症状时,才需要进行对症治疗。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夜间出汗,心慌,做噩梦,第二天起床的时候出现头痛,乏力等都是低血糖的症状。要注意排除低血糖,糖尿病患者在平时要注意监测血糖的变化,比如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以及夜间的血糖。

潘永源主任医师内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糖尿病 甲亢 甲减 妊娠糖尿病 高血压 骨质疏松 高尿酸血症 肥胖 更年期综合征

低血糖会导致重要器官的供能减少,大脑严重损伤,影响肌肉、肝脏和角膜的代谢等问题,不能为了避免低血糖发生,常常过多进食,导致肥胖,肥胖又带来一系列健康问题,对于老年人,由于代偿机制不充分,会导致脑细胞受损。

潘永源主任医师内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糖尿病 甲亢 甲减 妊娠糖尿病 高血压 骨质疏松 高尿酸血症 肥胖 更年期综合征

低血糖典型表现为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和大脑功能受损。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表现为心慌,出汗,饥饿感,面色苍白,全身无力疲倦,进食后明显缓解。大脑功能受损轻者表现为头晕,眼前发黑,重者表现为意识丧失,肢体抽搐。长期反复低血糖可出现记忆力减退,健忘,反应迟钝,有些类似精神病发作。低血糖发生迅速,短期可对身体造成很大的危害。对于使用降糖药的要检测血糖,及时调整药物,防止低血糖的发生。

潘永源主任医师内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糖尿病 甲亢 甲减 妊娠糖尿病 高血压 骨质疏松 高尿酸血症 肥胖 更年期综合征

对低血糖有益的食物有,猪肝、蛋黄、瘦肉、牛奶、鱼虾、贝类、大豆、豆腐、红糖及新鲜蔬菜、水果等,糖水、果汁、蜂蜜、糖块、饼干、米饭或馒头等,不吃含很多脂肪或蛋白质的食物。低血糖是指成年人空腹血糖浓度低于2.8mmol/L。糖尿病血糖值≤3.9mmol/L即可诊断低血糖。低血糖症是一组多种病因引起的以静脉血浆葡萄糖(简称血糖)浓度过低,严重会造成晕厥,要引起重视。

潘永源主任医师内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糖尿病 甲亢 甲减 妊娠糖尿病 高血压 骨质疏松 高尿酸血症 肥胖 更年期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