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宝宝手足口病需要积极地进行治疗。
手足口病是以手、足、口出现水疱为特征,病情轻而短暂,儿童多见。手足口病的致病菌主要通过分泌物传播给小孩,比如口水、喷嚏、尿液、粪便等,潜伏期三到五天,有低热、全身不适、腹痛等前驱症,一至两天口腔、咽、软腭、下粘膜、舌、齿龈出现疼痛性粟粒至绿豆大小水泡,周围绕以红晕,破坏成小溃疡,由于疼痛常流涎和拒食,同时手足易出现皮疹,在手足的被侧面和手指对侧缘,甲周围,掌跖部出现数目不定的水泡,除手足口外,可见于唇部及肛门附近,偶可见于躯干及四肢,数天后干涸,消褪,皮疹无瘙痒,无疼痛感。有的儿童可出现泛发性丘疹,水疱,伴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心肌炎等,一般经过良好,全病程约五到十天,多数可自愈,预后良好。
手足口病生病期间注意饮食清淡,吃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不要吃高蛋白的食物或者发物,比如:鸡蛋、牛奶等,那样会引起发热更高或者病情加重。注意室内要安静,一定要休息好,人体修复是在睡眠中进行的,只有休息好了才能恢复的快。室内空气要新鲜,每天至少开窗通风2-3小时,被子不能盖得太厚太多。多喝白开水或蔬菜水果汁,是有利于出汗和排尿,促进毒素排出。经常给擦去身上的汗渍,要保持皮肤的清洁卫生,以免再次着凉。
手足口病通过化验血是可以确诊的。因为手足口病主要的临床表现是发热、皮疹、流口水、咽痛等。诊断主要是根据临床症状,尤其是手、足和口腔、臀部的皮疹为主。如果单纯的口腔黏膜疹需要和疱疹性咽峡炎相鉴别,如果没有手、足、臀部的皮疹,考虑为疱疹性咽峡炎,尤其是伴有高热时。
手足口病是一种病毒感染所致的疾病,这个是可以治好的,所以不用担心,建议一旦确诊的情况还是尽快住院观察,遵医嘱积极安排用药调理,建议看一下食欲和体温的情况,平时注意改善抵抗力差等情况。
主要的症状,发病急,出现发热,全身不适,在口腔粘膜上出现小水泡,手、足,臀部,出现圆形或者是椭圆形的斑丘疹,疱疹,周围有红晕,质地较硬,消除之后不会留下疤痕和色素沉着。少数严重的手足口病引发并发症,出现脑膜炎,心肌炎,疱疹性的咽峡炎等。治疗主要是对症处理和抗病毒治疗,需要隔离治疗,可以通过接种手足口疫苗来预防。
宝宝手足口病可服用抗病毒药物及清热解毒中草药及维生素B、C等。在患病期间,应加强患儿的护理,作好口腔卫生。进食前后可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漱口,食物以流质及半流质等无刺激性食物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