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位性直立性低血压多系统萎缩

会员4300335 65 已回复
体位性直立性低血压多系统萎缩
医生回答共4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张从 医师 贺营卫生院内科 一级甲等
擅长:慢性糜烂性胃炎,肝炎,习惯性便秘
已帮助用户: 272407
指导意见:这情况最好具体看看中医大夫,进行针灸、按摩理疗等从整体上调节身体状态,往往收到奇效,也建议服用中草药调理,中草药对人体安全无毒,整体上调节身体机能,
有用0
关注
周凹 医师 乡镇卫生院其他 一级甲等
擅长:社区医师、妇科
已帮助用户: 119659
这样的话,最好是积极治疗多系统衰竭,对症治疗
有用0
关注
王海龙 医师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第二人民医院内科 二级
擅长:内科常见病 多发病 如支气管炎 高血压 心脏病等
已帮助用户: 145056
指导意见:你好 建议你最好到医院找中医针灸治疗试试,注意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劳累情绪激动,注意低脂低盐饮食
有用0
关注
宋西振 医师 山东省圣水峪医院中医科
擅长:中医科各类疾病
已帮助用户: 478810
指导意见:血压低首先要明确引起低血压的原因,应给予高营养、易消化和富含维生素的饮食:适当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B族和烟酰胺等。适当饮用咖啡、可可和浓茶,有助于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改善血管舒缩中枢功能,有利于提升血压和改善临床症状。
有用0
相关问答

直立性低血压应该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来治疗。
1.一般治疗:长期卧床者,床头位应稍高于下肢15°~20°,起床时动作应缓慢,站立前,应先于床边小坐,有助促进静脉回流。饮食上少食多餐,食物以易消化、清淡为主,餐后注意休息。
2.药物治疗:米多君主要作用是收缩血管,升高血压。用于下肢静脉充血时血循环体位性功能失调而造成的低血压;氟氢可的松能促进血管收缩及增加血容量,从而升高血压。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如果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比如直立性低血压,可以到心血管科就诊。直立性低血压是指在快速站起时,血压会明显降低,如果有这种情况,由心血管科的专科医生先进行。
在实验期间,如果患者的舒张压在60度以上,3分钟内连续降低20mmHg以上,或者连续降低10mmHg以上,则可以确诊。对于血压不稳定的病人,建议每日早上和晚上各测一次,7天内,将第1天的资料剔除,然后再用后6天的早、晚两天的平均值。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一般情况下,直立性低血压主要是由于体位的改变而引起的一过性低血压,如突然从平卧位变为直立或是长时间站立等。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直立性低血压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站立时血液循环的反射性调节出现障碍,血液在下肢积聚,回心血量减少,从而导致心脏输出量减少,血压下降。主要表现为头晕、无力、出汗、视物模糊、恶心、一过性意识丧失、迅速平躺等症状。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目前对直立性低血压的测定尚无统一的规范。最常见的是让患者在仰卧5分钟后,测量患者的血压和心率,并在此过程中保持直立姿势,并记录患者每分钟的心跳和血压值。
如果患者在站立1分钟之内出现收缩压降低30mmHg或舒张压降低15mmHg以上,同时出现头晕、心跳加快、眼前发黑、视物模糊、全身无力、甚至是晕厥等低血压。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一般情况下,直立性低血压可能是以下原因造成的,具体内容如下:
1、药物副作用:用于治疗高血压、精神疾病的药物不良反应,以降压药物为主,尤其是神经节或肾上腺能阻断药,而最常用的药物为苯丙胺。
2、钠、钾的丢失:最多的是由于服用过多或过久的利尿药物,造成钠、钾的丢失。
3、伴随疾病:血液紫质症、恶性贫血、支气管肺癌、前列腺切除术后综合征、氮质血症、尿毒症、心绞痛、神经性食欲不振等疾病。
4、内分泌疾病:糖尿病伴有周围神经病变、自主神经病变、嗜铬细胞瘤、垂体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内分泌疾病。糖尿病患者以外周神经或自主神经损害最为普遍。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一般情况下,直立性低血压可能会引起晕厥,具体内容如下:
直立低血压可能会导致昏迷。直立性低血压引起的晕厥多见于患者从卧式或蹲式突然站起或长时间站立,其特征是血压在3分钟之内迅速降低,随后失去知觉,除了姿势的改变,没有其他的原因,心跳没有明显的变化,昏迷的持续时间也很短,没有先兆的表现。由于直立性低血压引起的晕厥是由生理原因引起的,例如长期站立不动、孕妇、长期卧床的患者,在突然站立时,容易发生晕厥。主要是由于一些全身疾病引起的,比如多发性神经炎,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或者是交感神经阻滞药物引起的。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