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引起的口腔溃疡吃什么药

会员513420 26 已回复
发烧引起的口腔溃疡吃什么药
医生回答共2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乔平 主治医师 四川省乐至县良安中心医院内科 一级甲等
擅长:内科,神经内科
已帮助用户: 143255
你好,你这个有可能是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缺乏。建议你口服葡萄糖酸锌,或者同时服用维生素b 。平常一定要多喝水。 多吃蔬菜。不要吃味精鸡精,因为这回造成锌的排除增加。因为它们有可能导致锌的排除增加。锌的缺乏几会导致这个病。建议你一定要要禁烟 ,酒,辛辣食物。含化华素片效果好
有用0
关注
陈杰波 医师 威县贺营乡陈庄村第一卫生室内科 一级丙等
擅长:老年便秘,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
已帮助用户: 193735
治疗口腔溃疡小偏方
⑴取鲜苦瓜160克(干品80克),开水冲泡,代茶饮。1日1剂。一般连用3~5日可显效。
⑵.每日晚饭后用温开水漱净口腔,取一勺蜂蜜,原汁的最好,敷在溃疡表面,含1~2分钟,然后咽下,重复2~3次,连续治疗2~3天可痊愈。
⑶每天取核桃壳10只左右,用水煎汤口服,一日3次, 连续3天,就可治愈口腔溃疡。
⑷采八九个带花萼的小月季花,捣烂,加一小杯蜂蜜调成糊状,涂口疮患处,一般3~5次即愈。
⑸将维生素C药片1~2片压碎,涂于溃疡面上,闭口片刻,每日2次。
⑺选用全脂奶粉,每日2~3次,每次一汤匙,加少许白糖,开水冲服。晚间休息前冲服效果更佳。一般2天溃疡症状即可消失。
⑻取六神丸1支(30粒)碾碎成粉,加入2毫升凉开水浸透成为稀糊液备用。用药时先清洁口腔,然后用干净的棉签蘸上六神丸液涂于溃疡表面,以餐前10~15分钟用药为佳,每日3次,睡前加用1次。一般用药5分钟即可达到止痛效果,进餐无疼痛,增进食欲。小溃疡1~2天可痊愈;多发性溃疡用药3天痊愈。
有用0
相关问答

肾虚引起的口腔溃疡可以遵医嘱吃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建议患者积极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肾虚又分为肾阴虚和肾阳虚,中医认为口腔溃疡是由肾阴虚引起的,属于阴虚火旺的一种表现,还会出现舌红少津、无苔、、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症状,可以服用六味地黄丸或知柏地黄丸,同时吃一些滋阴生津的食物,对身体的恢复有一定的帮助,如绿豆汤、西瓜汁等。

陈秀杉副主任医师中医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手术或药物治疗各类肛肠疾病,如肛内外炎症、肛裂、痔、瘘、肛乳头肥大等。擅治中医内科各类疾病;中医儿科杂病。

口腔溃疡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任何人都可以发生口腔溃疡,这种病变可以自行愈合,但是容易反复发作。口腔溃疡一般是口腔内出现了糜烂溃疡面,伴有明显的疼痛,影响说话以及饮食,有的可以出现全身的症状,出现发热。要多喝水,注意休息,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以补充维生素,避免辛辣食物刺激。体温超过38度时可以给予退烧药物治疗,平时可以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尹新芹主任医师五官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牙体牙髓病、根尖病、口腔黏膜病及儿童口腔病的诊治,尢其根管治疗及残根、残冠的保留。

这孩子的状况可能是由感冒引起的。病毒感染,特别是疱疹病毒感染,导致口腔粘膜疱疹和溃疡后溃疡。这个问题并不严重,几天内就能治好。吃清淡的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避免硬食物,并含有一些药片。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导致口腔溃疡的原因首先是免疫因素,包括免疫异常或者免疫缺陷,自身的免疫功能缺陷,免疫力下降,很容易导致口腔溃疡的发生。有一些系统性的疾病,包括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糖尿病等,与口腔溃疡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口腔内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的因素、遗传的因素,也可能会导致口腔溃疡。

尹新芹主任医师五官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牙体牙髓病、根尖病、口腔黏膜病及儿童口腔病的诊治,尢其根管治疗及残根、残冠的保留。

口腔溃疡的治疗药物有很多的,但是需要对症进行治疗,可以减少复发。可以用细胞毒类药物进行治疗,可以很好的治疗口腔溃疡,药物治疗期间还要积极的补充维生素,对于治疗和缓解口腔溃疡都是有很好的效果的。可以适当补充维生素。注意多休息,不要熬夜,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尹新芹主任医师五官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牙体牙髓病、根尖病、口腔黏膜病及儿童口腔病的诊治,尢其根管治疗及残根、残冠的保留。

宝宝口腔溃疡发烧转移宝宝的注意力,多关心一下宝宝,让宝宝开心,带宝宝做游戏,转移他的注意力,给宝宝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生活环境,另外多吃一些水果补充维生素,比如苹果,梨,桃子,西瓜等维生素丰富的食物。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